“用脚投票”为哪桩?

来源:咬文嚼字 作者:贡釜 时间:2020-11-09 19:33 阅读:751

在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多次的选举和表决。“投票”是选举或表决的一种方式。一般用手投票,但是也有特殊的情形。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农村中不识字的人很多,选举村长或生产队长时,有时只好每个候选人背后放一个碗,选举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某一个候选人碗里投入一粒黄豆,谁的碗里黄豆多谁当选。如今有些场合的表决已经电子化了,表决器上有赞成、反对、弃权三个按钮,参加表决的只要摁一下按钮就行了。不管是投黄豆,还是摁按钮,都得靠手来完成。还有更加简便的,叫作“鼓掌通过”,不过需要两只手一起“鼓”。

由此可见,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用手投票”应当是无可怀疑的。可是现在我们在报纸上不时可以看到“用脚投票”字样,这是哪门子事呢?请先看几个用例:

(1)球迷是会用脚投票的,赢不了球,打不出血性,拿不出点精气神,我就可以选择不走进这个球场。(《东方体育日报》2011年1月10日)

(2)新生代农民工“用脚投票”的现实正迫使企业通过提高工资待遇、发送福利、降低劳动强度等手段为自己“拉票”。(《劳动报》2012年2月7日)

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以上两例的“用脚投票”都有“走开”“离开”的意思。例(1)是球迷离开球场,例(2)是农民工离开企业。其实“离开”只是选择的一种结果,因此,“用脚投票”也可以选择不走开、不离开,而表示“走过来”“走进来”“走向……”的意思。例如:

(3)《泰囧》……让这么多人从头到尾笑上一百分钟,谁能说没有价值呢?这是大众文化的胜利,普通观众用脚投票,把一部小影片送上了票房冠军宝座。(《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1月4日)

(4)咱不多说,咱用脚投票。如果去三亚和去马尔代夫一样价格或略低于去马尔代夫,那就去马尔代夫吧;如果去贵州和去日本一样贵,咱去日本;如果两趟国内游和一趟非洲游价格差不多,咱就把两趟国内游,换成去非洲看狮子。(《新民晚报》2012年4月20日)

例(3),“用脚投票”就是观众走进电影院看《泰囧》。例(4),“用脚投票”则是旅游者选择去(即“走向”)马尔代夫、去日本、去非洲。

001.jpg

我们知道,用手投票(选举也好,表决也好)是一种选择;从上述四个实例来看,“用脚投票”也是一种选择。在这一点上,两者的作用是相通的,只是前者是自由的、自然的选择,后者往往是出于无奈的选择,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据说,“用脚投票”(Voting by foot),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蒂伯特(Charles Tiebout)提出的,意思是在人口流动不受限制、存在大量辖区政府、信息完备等假设条件下,各地居民自由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参看《东方早报》2010年12月10日)诚然,所谓“用脚投票”原本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是相对于“用手投票”而言的。

又据陈秉安所著《大逃港》(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一书介绍,第一个“洋为中用”,在汉语中使用“用脚投票”一说的是老革命家习仲勋同志。199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十周年,陈秉安采访习仲勋,习说:“千言万语说得再多,都是没用的,把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才是唯一的办法。不然,人民只会用脚投票。”(转引自《南方都市报》2011年4月1日)

当下,又出现一批仿照“用手投票”“用脚投票”格式而造的“用×投票”,它已经成为一种修辞手段。请看:

(5)正因为股民用钱投票比用嘴投票和用脚投票更有效,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这样的行业大佬,纷纷选择在事件爆发后的第一时间将产品送检并公开回应。这对于食品安全工作来说,无疑是一个进步。(《文汇报》2012年12月16日)

这儿“用钱投票”是指抛售某些上市公司的股票,“用嘴投票”是指对涉及白酒塑化剂超标风波的酒厂的批评问责,“用脚投票”是指离开那些问题白酒,不喝那些问题白酒。例(5)连用三个“用×投票”,不但形象生动,对照鲜明,而且击中要害,触及痛处。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13年第5期《时尚词苑》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