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成“脏”惹人嫌

来源:咬文嚼字 作者:徐默凡 时间:2020-10-23 13:28 阅读:752

宏昊是个高材生,礼貌谦和,谈吐文雅,大家都很喜欢他。不过,在网上他却是一个生猛角色,脏话不断,和键盘侠们互怼就从来没有输过。当同学无意间发现他的微博账号时,都惊呆了。宏昊却不以为意,网上大家的嘴都脏,不骂人怎么吵架?而且网络身份隐蔽,说脏话也没人知道你是谁,又有什么关系?

脏话,是一个很驳杂的集合,常见的有涉及性行为的、辱骂他人父母的、诅咒对方厄运的、嘲弄对方身心缺陷的等等。虽然花样百出,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都涉及一些别人的禁忌,如性禁忌、死亡禁忌、宗教禁忌等。说脏话会极大地冒犯别人,因而会被视为没有教养。在日常语言环境中,大家会尽量避免说脏话,在规范的书面表达中更是很少见到这类言辞,但是在公共网络语境,如微博、弹幕、话题评论中,脏话却并不少见,这是为什么呢?

001.jpg

首先,目前大多数公共网络语境都是匿名的,给人制造了一个不用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的假象。在一个没有人认识自己的环境中,我们会降低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平时努力克制的一些恶劣言行,就会比较容易地实施起来。网络暴力的产生,和匿名环境是大有关联的。

其次,有禁忌存在就会有破坏禁忌的快感,而且这种快感对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特别有吸引力。就好像很多青少年吸烟的快感并不来自吸烟本身,而是来自对禁烟规则的破坏,由此带来一种冒险成功的愉悦。同理,说脏话也是一种社会禁忌,破坏这个禁忌的成本比较低,愉悦感却不小,甚至有些人还觉得可以借此来塑造自己直率爽朗、敢说敢做的形象。

再次,网络环境中的脏话还带有一种病毒传播的特征,一些外语、方言中的脏话,一些隐晦的禁忌表达,在口语中是无法说出来的,但在网络语境中却当作一种新奇的表达,被迅速仿效并传播开来。

最后还有一个客观的原因,网络语言交际对表达情感的需求是很强的,但是口语交际中具有强大示情功能的表情、姿势、体态在网络交际中都失效了,网络语言需要发展出自己特有的示情系统,表情包就是其中最显眼的一种新符号。而脏话在网络语境中的“兴旺发达”,满足示情需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人使用脏话,就像使用感叹词一样,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激烈情绪,并不带有侮辱别人的主观意图,这有点像口语中的口头禅,只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工具。

但是不管怎么辩解,说脏话总是一种不文明的言语行为,必须尽量避免。其实,网络交际环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脏话,但也同时为避免脏话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说脏话在口语交际中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情急之下往往不受主观意志控制,所谓口不择言、脱口而出,而且一旦出口就难以挽回。但是在网络交际中,打字的速度要比说话的速度慢得多,这就有时间供我们思考,是否要采用这种极不文明的表达方式。在按回车键发布信息之前,应三思而后行,网上发脏话不再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冲动,不能用情绪激动来为自己开脱,如果你还是坚持要说,那么社交形象将会受到很大的损害。另外,网络交往使用的是文字材料,不像口语话音一落就会消失,而是会在虚拟空间中永久保留,一时的冲动会成为永久的污点,即使你将来后悔万分也会于事无补。比如文章开头的宏昊同学,如果不及时和以前的网络角色划清界限,将来难免会因之前的不慎言行而吃苦头。

最后有一点还要提醒大家,网络语言中有一些语言形式来源于脏话,但是经过了伪装,不容易识别,甚至也很流行,比如“我靠”“你妹”“牛逼”“尼玛”等,我们对此还是要抱有充分的警觉,最好不要使用。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0年第10期《社交新风》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