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锤”在英语中的替身

来源:咬文嚼字 作者:陆建非 时间:2019-08-08 18:58 阅读:1117

最早在2014年,“实锤”一词便借助网络广泛流传。“实锤”字面意思就是很真或者很足的锤击,网络上通常指充足的证据,比如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对某些事物的定性已经不能改变了,便称之为实锤。

有人在翻译时将“实锤”直译成“real hammer”,外国人看了似懂非懂。如果采取意译,“实锤”对应到英语中就是hard evidence(铁证如山),要注意铁证不用iron(铁)来修饰,hard在这里表示“确凿的,可靠的”。

最近国内外各大媒体在报道和评述一些重大国际时事和世人高度关注的案件时,纷纷采用一种更为形象且符合西方人理解习惯的词语来对应“实锤”,那就是“smoking gun(还在冒烟的枪)”。

2019年1月28日《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中文网在《“华为威胁论”有“实锤”吗?》一文中说:“从公司高管孟晚舟被捕到随后的国际外交风浪,华为深陷舆论漩涡。时报关于孟晚舟事件的最新追踪报道中,我们的记者发现,一年多以来,美国一直在敦促英国、德国等盟友禁止华为等中国企业参与5G网络建设,以在特朗普所谓的‘新军备竞赛’中获胜。美国的迫切不由让人心生疑问:一轮新的‘红色恐慌’正在向全球蔓延?可是,直到目前为止,围绕华为的担忧几乎完全是理论上的,没有‘实锤’。”紧接着的一段英语文字中用“smoking gun”对应“实锤”。

2019年5月9日《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一篇文章在谈到中国华为在5G技术方面比美国公司的脚步迈得更快时也用“the smoking gun”表示“实锤”,即“确凿的证据”。

2019年2月28日《中国日报》(欧洲版)一篇文章谈:前律师科恩质疑川普是“骗子”,无实锤表明有串谋。其中也用“smoking gun”表示“实锤”。

根据《牛津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的释义,“smoking gun”字面意思是“还在冒烟的枪”,引申为“incontrovertible incrimination”(无可辩驳的指控)、“hard evidence”(确凿的证据),这正是中文语境中的实锤。smoking gun源起于福尔摩斯探案的系列故事,首次出现在1893年发表的The Gloria Scott(荣苏号)一文中。这篇文章在讲述一艘监狱船上发生的谋杀案时,柯南·道尔写道:“在死去的船长身旁,一个假牧师手里捏着一把冒着烟的枪,这一幕被认为是牧师杀人的确凿证据。”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水门事件让道尔那支“冒烟的枪”频繁被人使用,并最终被收录进词典。如今,smoking gun已成为形容证据确凿时常用的代名词,用它对译“实锤”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1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