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晚报:新版字典你要闹哪样?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18-08-30 10:04 阅读:1519

查阅最新版的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可以发现,原来读书时语文老师反复强调的正确读音现在已经成为错误读音。而很多大家经常读错的字,已经在字典中修订成为规范读音。比如说(shuō)客、铁骑(qí)等,类似的修改并不少见。对此,记者采访了部分语言学专家对汉字读音修正的看法,专家表示,根据大众的语言习惯修改读音并不少见,不过修改必须慎重。

blob.png

“芒果”变“杧果”,新版字典修订引争议

前些天,被读者称为马亲王的作家马伯庸发了一条微博,感慨“说客”这个词的发音居然从(shuìkè)改成了(shuōkè)。然而上学时语文课文《触龙说(shuì)赵太后》里,触龙是个“说(shuì)客”,“说”字跟“游说”里同音,老师还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能读错,怎么现在变成(shuōkè)了?

微博上掀起了关于这个词的读音的大讨论。记者查阅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发现,这个词的读音确实已经更改成了(shuōkè),而后面注释的括号里特意标注了“旧读(shuìkè)”。其实,早在1983年的第二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说(shuì)服”就已经改成“说(shuō)服”,所以现在“说服别人的人”变成了“说(shuō)客”也有迹可循。

类似的改正并不少见。比如“确凿(zuò)”这个词,最新版《新华字典》现在已统一了“凿”字的读音,只有(záo)这个音。再比如,我们都背过杜牧写杨玉环吃荔枝的“一骑(jì)红尘妃子笑”。其实,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骑”字只有一个读音(qí),“坐骑(jì)”也变成了“坐骑(qí)”。还有“给(gěi)予”一词,可能还有很多人纠结是不是应该念(jǐ)不念(gěi)。实际上现在两种读音都不算错了,甚至有的工具书里已经查不到(jǐ)这个读音。

不只是读音发生变化,有些汉字的使用也发生了变化。比如,《新华字典》是“榴莲”,而《现代汉语词典》是“榴梿”,两个词指的是同一种水果;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芒果”一词已经修订为“杧果”。类似的读音和汉字使用修订还有很多。

配合大众习惯改动早有先例

《新华字典》作为使用最广泛的汉语工具书,曾经于2015年获得过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即“世界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截至两项纪录统计的计算时间2015年7月28日,《新华字典》全球发行量共达5.67亿本。

除了最常用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也是定期修订的工具书。在修订过程中,很多语音都曾经发生过变更。比如,叶公好龙里的“叶(yè)”原本读作“叶(shè)”;忍俊不禁里的“俊(jùn)”很早以前的规范读音是“俊(qùn)”;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芥蓝注音还是(ɡàilán),但因为生活中基本没人这么读,所以改成了(jièlán);现在很多人都以为“色”读作(shǎi)是方言,但在老版《辞海》里,颜色、掉色、褪色就是这个读音。不过这些修订之前的读音确实比较生僻,非专业人士很少知道之前的规范读音。

除了修订更改读音之外,也有一些常用字增加了读音。比如“拜”字,《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注音(bài),第六版增加注音(bái)。这个修订来源于英语中道别的用法“byebye”,以此对应汉语中使用汉字“拜拜”,修订版中该字也就增加了(bái)这个读音和含义。

不仅字词的读音在改变,还有一些词义也“将错就错”地进行了修改。比如“空穴来风”,原本是有理有据的意思,指“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如今则更多地被当作“毫无依据”使用。被语文老师纠正过多次、今年第三届诗词大会上还出现过的考题“七月流火”,硬是从“天气转凉”变成了“天气炎热”,在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七月流火”增添了“也可指天气炎热”的释义。

专家:语言是开放的但修改要慎重

记者查阅网友评论发现,大部分网友对这些改动持反对意见。有网友说:“改后看似简单了很多,但失掉了很多汉字原有的韵味和美感。”也有网友表示:“语言文字是一个要基本保持稳定的东西,语言系统不应该时常改变,在确有要改变需求时也应该慎重考虑且极小范围改变。”也有小众网友支持这种更改,认为“语言要适应大众的使用习惯”。对此,记者采访了几名语言学专家。

清华大学古代汉语专业博士陈鹏宇说:“现代汉语中字的读音都是有传承的,传承的依据是古代字书里的‘反切’(古代一种注音方法)。最科学的应该是根据‘反切’推出现在的读音,但是那样会导致多音字非常多,所以国家语委在规范的时候就做了取舍。”从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传承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也觉得“现在所规范的一些字的读音,确实不太科学。有的字音字义的调整太过从俗,没把握好度”。

近几次几种汉语工具书的修订,一些词语确实把大众习惯性认知错误的一些发音和词语进行了修正。济南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师蒋莹认为,一般来说,有些语音确实是“将错就错”。语言学界认为,语言是为大众所使用的,大家普遍已经读成另一个读音了,就索性改掉原来的。“比如我们最常用的例子‘荨(qián)麻疹’改为‘荨(xún)麻疹’,但是‘荨麻’这个词仍然是读(qián)。”蒋莹认为,一些改动确实看起来有些不够慎重。

也有一些网络流行语进入了工具书,比如土豪、山寨、粉丝等。而“房奴”的“奴”、“晒幸福”的“晒”、“脱口秀”的“秀”等字,也因为在网络上的广泛使用而增加了新义项。不过,诸如“神马”这种用过一阵就消亡的词语,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就不会收入。基于此,山东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师王世昌的态度则比较开明,他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所以是不断变化的。约定俗成意味着要尊重大部分语言使用者的用法。”不过,因为约定俗成,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在工具书中改动要慎重。“原则是可以变动,但就一个具体实例而言要调查,没有充分调查谈支持更改与否太武断。”王世昌说。

(来源:郑州晚报,作者: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