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枷基本解释

汉语拼音:lián jiā

连枷也作连耞、梿枷、链枷。指一种农具或武术器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开上场的谷物,使子粒脱落。

连枷词义:脱粒用的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板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子粒掉下来。

连枷例句:《解放日报》1942.8.28:“这天太阳特别好,在广场上,平铺着淡黄色的麦穗,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拿起连枷,一起一落地打着,那肉红色的麦粒,就沉淀在麦穗的底下了。”

连枷起源

梿枷起源于我国,历史悠久。据《国语·齐语》记载,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当时的齐国(在今山东半岛),首先使用梿枷打麦。梿枷,那时称“枷”或称“拂”。唐朝颜师古《注汉书》,明确地说:“拂音佛,以击治禾,今谓之梿枷”。那么,从唐朝算起,这种打场的农具定名为“梿枷”,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连枷类农具

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梿枷竟“弃农从戎”,被用作“兵器”,出入沙场。那种打仗用的梿枷叫“拂梿枷”,枷是用铁打制成,劈头打下,当然可以置敌于死地。但是,梿枷“充农从戎”的历史并不长。到了南宋,在火药用之于战争后,梿枷又由军队“转业复员”回到农村麦场上了。

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对“梿枷”作了专门记述。

现在,虽然有了脱粒机,但“梿枷”在一些偏僻山区仍被使用着。

连枷简介

梿枷由手杆和敲杆构成。手杆,多用约6尺长的竹竿,将一端尺许处用火烤软后劈去一半,再将留下的一半折弯与手杆平即为柄,称“梿枷把”。敲杆,是用约3尺长的木质较硬的细木棍或木竹棍5至6根平列并排,用牛皮筋或竹篾或藤条编织连结如板,上端木棍或竹棍用火烤软,旋扭回头,中加一短梗木轴即为敲杆,俗称“梿枷拍”。将梿枷拍轴套在梿枷把折弯处,即成可使用的完整梿枷。使用时,操作者将梿枷把上下甩动,使梿枷拍旋转,拍打敲击晒场上的麦穗或豆荚,使之脱粒。

连枷

用梿枷打场多在午饭后进行,因这时阳光爆烈,麦穗或豆荚被晒得焦脆,极好脱粒。打场时,人们喜欢互相帮工,结伙打场,七八人或十几人结集一起,各执梿枷,自动分成两排,面对面地拍打,纵横移动。双方梿枷举落整齐一致,你上我下,彼起此落,错落有致,响声雷动,节奏分明。这种场面十分激烈,使用梿枷技艺不熟练者,是不敢上阵的。每当午后打场时节,农村一片“ 乒乒乓乓”之声,似喜庆花炮,若丰收鼓乐,如轻雷滚滚。打到极兴时,人们相互鼓励,还随着梿枷节奏,吼起“打场号子”欢声笑语,你追我赶,使场上的气氛更加热烈,成为一种劳动乐趣。


连枷详细解释

  1. 亦作“ 连耞 ”。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的农具,用来拍打谷物使脱粒。

    《说文·木部》:“柫,击禾连枷也。” 宋 范成大 《秋日田园杂兴》诗之八:“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二:“﹝连耞﹞击禾器……其制:用木条四茎,以生革编之。长可三尺,阔可四寸。又有以独梃为之者,皆於长木柄头,造为擐轴,举而转之,以扑禾也。”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七章:“ 大海 和 爱兰 就用连枷来打豆子。”

  2. 旧时一种可以同时枷禁多人的刑具。

    《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四个人一面连枷,枷号二月示众。”

连枷双语翻译,连枷在线翻译例句

    • This is an additional head which may be added to Flail of Ages + 3.

      这是个额外的连枷头可能可以加装到传古连枷+3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