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那基本解释

汉语拼音:tán nà

1.亦作"檀?"。

2.梵语d?na的音译。施主。

3.梵语d?na的音译。布施。

檀那详细解释

  1. 梵语音译。施主。

    《剪灯馀话·武平灵怪灵》:“檀那一去寺久荒,清宵赋咏来诸郎。” 清 黄遵宪 《樱花歌》:“繖张胡蝶衣哆囉,此呼奥姑彼檀那。” 钱仲联 注:“《翻译名义集》:‘檀那者,《要览》曰:梵语陀那鉢底, 唐 言施主,今称檀那,讹陀为檀,去鉢底留那也。’《日本国志·学术志》注:‘称男子为檀那,则用梵语也。’”

  2. 梵语音译。布施。

    唐 颜真卿 《抚州宝应寺翻经台记》:“檀那衣鉢,悉力经纶,不日復之,周邦仰仁。”《翻译名义集·辨六度法》:“《法界次第》云: 秦 言布施,若内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心中捨法,能破慳贪,是为檀那。”

檀那双语翻译,檀那在线翻译例句

  • The practice of giving, or dana in Pali, has a pre-eminent place in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布施』巴利语为dana,音译为檀那,修布施在佛陀的教导中佔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