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举基本解释

汉语拼音:xiū jǔ

1.兴复;恢复。

2.推行。

3.举办;举行。

4.谓事务处理及时﹑得当。

修举详细解释

  1. 兴复;恢复。

    宋 范仲淹 《奏乞两府兼判》:“至岁终,具礼乐有所损益,或废坠有所修举,画一进呈。”《明史·叶昇传》:“在镇六年,边备修举,外寇不敢犯。”

  2. 推行。

    宋 王安石 《上富相公书》:“某不肖,当朝廷选用才能、修举法度之时,不以罪废而蒙器使,此其幸固已多矣。”

  3. 举办;举行。

    明 张居正 《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今一应大典礼,俱已次第修举。”

  4. 谓事务处理及时、得当。

    《旧唐书·李渤传》:“少府监 裴通 ,职事修举,合考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