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基本解释

汉语拼音:dà wèn kǒu wén huà

中国新石器 时代黄河中下游的一种文化。距今约四千至六千多年。1959年在山东泰安大汶口首次发现,故名。分早 、中、晚三期。早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中晚期出现男女合葬墓,表明父系家长制已经确立,同时出现 贫富分化。后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

大汶口文化详细解释

  1.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59年首次在 山东 宁阳 堡头村 发现,主要分布在 鲁 西南和 苏北 地区。因发现遗址位于 堡头村 和 泰安 大汶口 一带,故名。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骨、角、牙器也多精致,陶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为主,也有灰陶、黑陶和少量硬质白陶。遗址中发现氏族公共葬地,各墓之间随葬品多寡悬殊,晚期可见男女合葬现象。大汶口文化约始于公元前4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前后过渡为龙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