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是汉字的理由

来源:咬文嚼字 作者:​王培明 时间:2020-09-03 14:19 阅读:1814

《咬文嚼字》第三辑上,于光远先生和文修先生讨论“〇”究竟是不是汉字的问题,两篇文章一正一反,针锋相对,很有意思。

001.jpg

看来于先生是肯定派,文先生是否定派。

而笔者自认为是铁杆肯定派。读了于、文二文,有些话似骨鲠在喉,不得不吐。

文修先生对“〇”的责难是“只不过是数的空位”、“在特定场合使用‘〇’的唯一目的是为了简便”。

以上两点都站不住脚:(一)当我们说气温是“〇度”的时候,难道“〇”是空位吗?它是实实在在的“实位”。(二)有时候使用“〇”还可以起到极好的修辞作用。例如鲁迅先生《中国人的生命圈》一文中,“这‘生命圈’便完结而为‘生命〇’。”这里的“〇”便有双关意义:首先它是“圈”字的形象写法;其次,它是汉字“〇”表示没有,“生命〇”即生命完结了。

另外,“〇”是阿拉伯数字0的汉字写法(当然以前都写成“零”),就像一、二、三、四是阿拉伯数字1、2、3、4的汉字写法一样,既然我们承认一、二、三、四是汉字,我们怎么能不承认“〇”也是汉字呢?

至于于光远先生担忧“〇”没有正规的笔画,其实这也不困难,只要把它放在横折部首里就行了。部首横折本身比较复杂,可以包罗横折弯钩、横折钩、竖折钩等,为什么不可以包罗“〇”呢?“〇”的逆时针写法同竖折钩非常接近,它们同归一个部首是顺理成章的。

这样,我们可以确定“〇”的音、形、义:〇,读作“líng”;属横折部,一画;是阿拉伯数字0的汉字写法,又可引申为无,没有。例:他的计划等于〇。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1995年第8期《一家言》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