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是个汉字吗?
来源:咬文嚼字 作者:文修 时间:2020-09-03 14:16 阅读:3741
“〇”是阿拉伯数字之一,汉语里读líng,这是毫无疑问的。但“〇”是个汉字吗?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1989年版《辞海》没有收入“〇”。1979年版《辞海(缩印本)》也没有收入“〇”,但在其竖排的部首表页码中却用了“〇”,如六〇、一〇九等。1990年重排本《新华字典》确实收入了“〇”,然而在其“部首目录”及“部首检字表”中并没有“〇”,仅在“难检字笔画索引”中才能找到“〇”。可见该字典是把“〇”作为一个字收入的,哪怕是个难检字。可是仔细研究一下其对“〇”的注解,“〇”似乎又不是字了,因为它说“〇”是数的空位,用于数字中:一九七〇年,三〇六号。既然“〇”只不过是个空位,那么还能算是个汉字吗?
其实,我国目前在中文数字的书写中,“〇”的使用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一般只用于书写年份和数码,如1980年可写成一九八〇年,405号可写成四〇五号。但在书写年代、月份和日期时是不用“〇”的,如90年代、10月、20日可写成九十年代、十月、二十日,而不写成九〇年代、一〇月、二〇日。
从汉语辞书对“〇”的处理以及“〇”实际应用的情况看,在特定场合使用“〇”的唯一目的是为了简便。如一九八〇年是一千九百八十年或一九八零年的简写。而这种简写方法显然是借鉴了阿拉伯数字的,其中“〇”是照搬过来的。正因为如此,在不需要简写的场合“〇”就无用武之地了,如前述年代、月份和日期等。甚至在较长的中文数字中也是不用“〇”的,如64350元,宁写成六万四千三百五十元,而不写成六四三五〇元。又如18.09%,不论竖写或横写,一般均写成百分之十八点零九,而不写成百分之十八点〇九。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目前在中文数字中使用的“〇”呢?笔者认为无非有三种选择:一是承认“〇”是个汉字,特殊定义其部首、笔形、笔顺及间架结构,但这种唯一特殊的定义将打破汉字的纯正性;二是不承认“〇”是个汉字,只认定其是个有读音的、表示数的空位的符号,无须定义其部首、笔形、笔顺及间架结构,不过,认为一个能同一、二、三……八、九等中文数字一道使用的“〇”不是个字,这也缺乏合理性;三是在中文数字中禁止使用“〇”,一律使用“零”,从而免除了头两种选择带来的麻烦,唯一的不足是“零”的笔画多。笔者考虑再三认为第三种选择最佳。
以上浅见仅供专业汉字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参考,并希指教。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1995年第3期《一家言》栏目,原载《汉字文化》199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