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〇”开始
来源:咬文嚼字 作者:于光远 时间:2020-09-03 14:15 阅读:894
1988年,我曾郑重其事地写信给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建议在汉字字典中增加一个“〇”字。三个月后得到回信说:“〇”不完全具备字的条件。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究竟什么叫“字”?
我不知道哪本书上可以找到答案,便只有自己去想。得出的结论是,字是汉语中特有的东西。它不同于英语中的word——那是“词”不是“字”。汉语中有单字词,也有多字词。同时,汉字呈方形,而且一字一音。我认为只要具备形、声、义三方面的条件,就可以承认它是“字”。
按照这个标准,卍或卐虽有字形,但无词意,也无构词能力,不能成为汉字。囍也仅有字形,而无字音,圕则有“图书馆”三个字音,因此都不具备进入汉字系统的条件。而“〇”则不然,它有方块字形,有líng的读音,有数字中的空位的字义,而且还有构词能力,如“一〇”便是“十”。说“〇”不具备字的条件,我就想为它伸冤。当然,这个“〇”字不属于楷书,不是由横、竖、点、折等笔画组成的,在辞书编辑工作中也会造成一些困难,但这不应该为“〇”进入汉字系统的障碍。“〇”这样的字形,在篆字中其实是很普通的。
1988年我写那封信时,查过许多字典,都未查到“〇”字,只有《现代汉语词典》在“零”的字头下,注释“数的空位”这一义项时,有这么一句:“在数码中多作‘〇’。”我认为这还不意味着已经承认“〇”是一个汉字。当时所查的《新华字典》是1971年版,不知道1986年版已经有“零(〇)”的条目。汉语专家曹先擢教授在1992年出版的《汉字文化漫谈》中有一篇《〇的突破》,其中写道:“《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以及近年来出版的《汉语大字典》,均以汉字多著称,然而都没有‘〇’。现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líng音节里收列一个赫然的‘〇’”,“这是一个突破”。这话说得很好,但我认为,虽然有了突破,问题尚未解决。在辞书界,“〇”的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看来什么是“字”,还有必要讨论一下,就不妨从“〇”开始吧。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1995年第3期《一家言》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