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的“白衣执甲”
来源:咬文嚼字 作者:陈云聪 时间:2020-07-26 11:23 阅读:2470
新冠疫情牵动人心,社会各界各尽其能,医务工作者更是最先上阵,战斗在最前线,为抗疫做出了突出贡献。不少媒体为了赞美医务工作者的英勇形象,称他们“白衣执甲,时代英雄”。“时代英雄”当之无愧,但“白衣执甲”的表述并不合适。
“白衣天使”向来是对医护人员的美称,“白衣”本是他们代表性的穿着。但“白衣”如何“执甲”?“甲”又是否能“执”呢?
甲,指古时战士穿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通常与“甲”搭配的是“擐(huàn)”“披”,这两个字都有穿戴之义。“擐甲”“披甲”即穿上铠甲。汉语中有“擐甲执兵”这一成语,即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喻指准备战斗。《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与之相类的词语还有“擐甲执锐”“披甲执兵”“披坚执锐”等。
执,有拿着、握持的义项。战斗时手上拿的是什么?自然是杀敌的武器。“执兵”“执锐”,都是手拿兵器的意思。“白衣执甲”似乎只能理解成白衣天使拿着铠甲。问题是,白衣天使应该拿手术刀、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干吗要拿铠甲呢?就算白衣天使有铠甲,干吗不穿着而要拿着呢?
“白衣执甲”中的“执甲”,很可能是化用“擐甲执兵”而来。这种化用并不合理,在这个成语中,“甲”和“擐”、“兵”和“执”搭配,是不能错位的。如果非要化用这个成语,只能说成“白衣擐甲”。将抗疫前线比作战场,将防护服比作铠甲,用“白衣擐甲”指代医务工作者战斗在抗疫前线,还是可以成立的。为通俗易解起见,也可说成“白衣披甲”等。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0年第7期《疫情聚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