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中常用的缩略词
来源:咬文嚼字 作者:高丕永 时间:2020-06-16 13:52 阅读:783
“流调”“留观”“洗消”“消杀”“医废”“疾控”“院感”等缩略词,是医务人员为了满足工作中需要的简便表达而创造的,也常在医学专业报刊上使用。
这些缩略词,以前在“非典”等疫情防控时也曾走出“象牙塔”,但公众关注度不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这些缩略词又跟随逆向而行的医务人员出征,这一次成了各种媒体的“常客”。例如:
(1)上海“一号病人”是这样流调的——流调人员通过病例分析,发现上海疫情发生特征,为决策调整提供依据(标题,《新闻晨报》2020年2月23日)
(2)发热门诊新增6个隔离留观病房(标题,《北京日报》2020年1月28日)
(3)“硬核突击队”洗消校园全力保障复课(标题,《江苏金融报道》2020年3月19日)
(4)火神山,机器人消杀送药(标题,《健康报》2020年2月28日)
(5)贵阳强化医废处置执法检查(标题,《人民日报》2020年2月13日)
(6)披荆斩“疾”疾控人(标题,《海南日报》2020年2月2日)
(7)“头发剪短,控制院感”(标题,《镇江日报》2020年2月9日)
“流调”“留观”“洗消”“消杀”“医废”分别是“流行病学调查”“留院观察”“洗涤消毒”“消毒杀菌(消毒杀虫)”“医疗废弃物(医疗废物)”的缩略。缩略词和全称的用法基本一致。“流调”“留观”用作名词或动词。比如:例(1)(2)。又如:“天津隔离留观1474人”(标题,《中老年时报》2020年2月9日)。“留观”的地点,除了“医院(医疗机构)”,也可能是临时征用的宾馆、留观对象的家等。比如:“居家留观得温暖 感恩锦旗送社区”(标题,《西安日报》2020年2月23日)。“洗消”“消杀”一般用作动词。比如:例(3)(4)。以上五个缩略词,都是截取两个词的前一个语素缩略构成。“疾控”,有时是“疾病预防控制”的缩略,截取第一个词的第一个语素和第三个词的第一个语素缩略构成,一般用作名词。比如:例(6)。有时,“疾控”是“疾控中心”的缩略,截取第一个词缩略构成。比如:“抗疫靠科学,疾控需要话语权”(标题,《江苏科技报》2020年3月4日)。
“院感”是“医院感染”的缩略。“医院感染”的意义需要强调“感染发生的地点”,所以截取前一个词的第二个语素“院”和第二个词的第一个语素构成。缩略词“院感”还构成了一般用作名词的“院感控制/管理”。后来,再次缩略,截取“院感控制/管理”第一个词构成了新的缩略词“院感”。所以,“院感”有时指“医院感染”。比如,例(7)。有时指“院感管理/控制”。比如:“四一六医院感染科、院感科主任王嘉川 除夕凌晨四点 跑步赶去会诊”(标题,《家庭与生活报》2020年2月11日)。为减少误会,有时截取“医院感染控制”第二个词的第一个语素和第三个词的第一个语素,缩略构成“感控”。比如:“感控先行,赴传染病医院全力援建新冠肺炎重症病区——记邯郸市新冠肺炎市级感控组组长、邯郸市中心医院感控科主任李临英”(标题,《邯郸晚报》2020年2月10日)。
(本文将刊登于《咬文嚼字》2020年第5期《前线观察》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