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谦才能用“忝列”!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0-03-03 21:44 阅读:663

汉语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语言,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词义,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讲究“得体”。交际语言的“得体”,是指注意语境,注意对象,在什么场合下该讲什么话,在什么对象面前该讲什么话等。

001.jpg

我们来看这样一句话:“你作为高教授的学生,却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你真是忝列门墙!你让我们这些同学怎么说你好呢?”从表面上看,这句话似乎很通顺,但是这里的“忝列门墙”却是用错了。“忝列门墙”为谦语,只能用于自己,不可用于别人,此处属误用。

也许有的人会说,《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忝”做了如下解释:“(书)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如“忝列门墙”(愧在师门),“忝在相知之列”.根据词典的解释,好像例句没有用错。但是,《现代汉语词典》实际上已经很明确了“忝列门墙”的意思,那就是“自己不才,做老师的学生,有愧师门”。“忝列”一词用于第一人称是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是一个谦辞。

这个词语在报刊上经常用错。比如:“这样的绘画,如何能忝列艺术行列?”再比如,“这几首诗歌是新诗之极品,值得忝列‘中国新诗十二首’”。

上述这两个句子中也就是一个类似问题:把“忝列”使用在第三人称上。古时的皇帝自称“寡人”,那么能不能据此称皇帝为“寡人”呢?如果是这样,那就不是谦虚了,而是在讥讽皇帝是寡德之人。

同样地,从第三人称的角度使用“忝列”就是在说对方不称职,有辱于所任了,这就是损他人了。所以“忝列”只能用在第一人称上,否则在表达上就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