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察与督查的区别——广用“督察” 慎用“督查”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19-11-07 13:26 阅读:2749
督查,作为动词用时,指监督查看,作为名词用时只担任督察工作的人。代表司法,行政执法机关监督检查社会和市场上违法行为时,应用督察。尽管督查一词工具书中未收集,但代表数相关部门和单位监督检查一般性工作时可以用督查。督察作为动词用时,字典中既没有对督察的主体做限制,也没有对内容做规定,所以督察一词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只要表达监督检查、查看的意思均可用袋子。督查一词考虑到工具书中未收集,且对督查检查的内容有限制,所以该词使用时要慎重。
督查组和督察组都以督为主,但区别就是后一个字。
一、督察
督察可做名词,表示某一职能工作或是一种职业,也指担任督察工作的人或旧时皇家香港警察和现在香港特区警察的警衔;作动词用时,有监督察看、监督视察的含义,常指上级对地方部门具体的工作不到位或违法乱纪行为的检查,指向性、针对性更强,同时包涵更严密的调查过程,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官方含义。例:
1、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表示,土地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是取消土地供应双轨制,提高土地供应和调控能力。
2、最近,由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孙文盛带队的国务院联合督察组来上海进行专项督察。
3、督察权,以法律监督为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监察和司法检察两个方面。
4、受到了中共中央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督察组及全国清欠工作督查组的肯定,先后两次被中央电视台予以报道。
5、国务院将派出督察组,赴艾滋病高流行地区,督促落实各项政策,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二、督查
督查只做动词使用,重在“查”,指督促检查、监督检查、督促查看等。督查是不及物动词,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抓工作的落实。可以把督查定义为通过各种方式(实地查看、翻阅资料、询问答复等等)推动某项工作或任务完成的一种手段,更强调这一行为。
督查的含义更为一般性,通常指例行性的检查,比如上级检查下级的工作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各项政策落地执行情况怎么样,并帮助解决。例:
1、为什么这样一个非法经营的歌舞厅,在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中都没有发现?
2、督查组实地参观了调度所、利川电网集控中心和95598客户服务中心,对该公司前期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
3、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组成督查组,于10月中下旬分赴各地,对家电下乡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督导。
4、国务院组织9个督查组,对18个省区市进行了督查,督促落实工作责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扩展资料
《辞海》《辞源》中都没有“督察”“督查”的词目。对于“督”字,《辞海》有三种解释:一是统率、监督,如督军、督工、督察;还指执监督权的官,如总督、都督、督邮。二是观察、察看;三是中央、中间;
关于“督察”,《古今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一是监督察看。二是旧时警察局的职员。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督察”的解释:一是监督察看;二是指担任督察工作的人。
(以上为难检字字典查询网整理)
督察与督查的区别——广用“督察” 慎用“督查”
上级机关部署一项工作后,往往会派人前往相关部门、单位实地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这一工作方法通常称为“督察”、“督查”。
笔者发现,《中国工商报》上表述这一工作方法,绝大多数用“督察”一词,偶尔用“督查”,比如,
“督察”与“督查”一字之差,其意思有什么差别呢?
先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督察”的解释:作为动词用时,指监督察看;作为名词用时,指担任督察工作的人的。而该词典中未收集“督查”词条。笔者又翻阅了《辞海》等其他工具书,亦未收集该词条。
再看笔者所在地区某报纸招考新闻采编人员的一道改错题:元月10日,安监、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组成的督查组,督查了某地烟花爆竹市场,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答案解析为:工具书中无“督查”一词,规范用词应为“督察”。
前几天,笔者就这两个词的区别,通过《中国工商报》的编辑咨询了该报审读老师。审读老师认为,在表述司法、行政执法机关监督检查社会或市场上违法行为时,应用“督察”;尽管“督查”一词工具书中未收集,但在表述相关部门或单位监督检查一般性工作时,可以用“督查”。
综上所述,“督察”作为动词时,词典中既没有对督察的主体作限制,也没有对督察的内容作规定。所以,“督察”一词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只要表达监督检查、察看的意思,均可用该词。而“督查”一词,考虑到工具书中未收集,且对监督检查的内容有限制,所以,使用该词时要慎重。由此,笔者认为,上述《鄂城护农保春耕措施突出实效性》文中的“督查”一词,改为“督察”更合适。(作者: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