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诊所:“形销骨立”不要重词轻用
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赵丕杰 时间:2019-06-24 12:11 阅读:1537
“形销骨立”指的不是一般的瘦,而是极度消瘦,瘦得皮包骨头。
2014年3月24日《新快报》刊登了一条消息,标题是《周润发减肥至127斤,发嫂担忧约见医生》。消息说:“(周润发)在大堂见到记者,即戴上黑超,形销骨立,仪态潇洒。”能不能用“形销骨立”形容减肥后的周润发呢?
“形销骨立”的意思是人瘦得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销:同“消”,消瘦)。形容身体极度消瘦,多指因遭遇某种变故而迅速消瘦下来。语本《梁书·武帝纪下》:“高祖形容本壮,及还至京都,销毁骨立,亲表士友,不复识焉。”例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榜既放,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王安忆《长恨歌》一部四章:“程先生走出电梯,她几乎没有认出来,也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本来就瘦削,这时几乎形销骨立,剩个衣服架子,挂了礼帽和西装,再拄着斯迪克。”张洁《无字》一部四章:“她忽然看见浮沉于九霄之下的自己,不过是一挂形销骨立、血气失尽的皮肉,踽踽独行在愁云惨雾之中。她从不知自己是如此的绝望惨淡,便为自己那一挂皮肉哭了起来。”
“形销骨立”指的不是一般的瘦,而是极度消瘦,瘦得皮包骨头。前举《梁书》,说萧衍听说父亲去世,便弃官奔丧,日夜兼程,废寝忘食,等回到京都,已经瘦得连亲戚朋友都认不出来了。王安忆、张洁的用例更能说明问题。周润发虽然瘦得只剩下127斤,但远远没有瘦到皮包骨头的地步,而且消瘦的原因是减肥,而不是遭遇什么变故,说他“形销骨立”,显然是用错了成语。由于没有准确理解这条成语的含义,类似的重词轻用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
1、昨天,已经有将近两年未曾“面世”的众多足球大鳄,纷纷在央视新闻频道露脸。可当记者看到曾经熟悉但如今已变得陌生的一张张面庞——张建强、杨一民、陆俊、南勇、谢亚龙……几乎已认不出他们,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面容憔悴、形销骨立、老态尽显。(《大河报》,2011年12月20日)
2、在巴特尔的微博上,他曾开过直播节目与网友互动,但是画面中看巴特尔的样子更是瘦到形销骨立,与从前判若两人。(央广网,2016年10月21日)
3、10天下来,我从69公斤降到了59公斤;20天后,我终于达到了剧本的要求,整个人瘦得形销骨立……〔但是〕我照照镜子仍觉得脸有些胖……(《家庭》,2009年1月下半月版)
4、考研的队伍虽然庞大,能撑到最后的却不是很多。多少考研的人形销骨立、心力交瘁,几乎完全忽视了物质生活,只靠理想和信念苦苦支撑着。(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年12月4日)
例1,杨一民等人经过两年的监狱生活,肯定会变得“面容憔悴”“老态尽显”,但绝不可能“形销骨立”。例2,从画面上看,著名篮球运动员巴特尔确实是瘦了,可以说“与从前判若两人”,但绝没有瘦到形销骨立的程度。例3,连自己都觉得“脸有些胖”,却说“形销骨立”,岂不自相矛盾?例4,说“许多考研的人形销骨立”,更是夸大其词,不切实际。以上诸例都犯了重词轻用的毛病。
5、游船驶进号称“万里黄河第一峡”的八里峡,两岸怪石嶙峋,形销骨立,山、水、崖用自己卓尔不群的风格勾勒出天然巧趣。(《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1月24日)
6、没有绿色,城市形销骨立,躁动不安。(中国经济网,2006年11月20日)
例5说山石“形销骨立”,例6说城市“形销骨立”,错得更加离谱了。
(赵丕杰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副主编/文章,摘自《青年记者》2019年3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