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后看见的第一个汉字,瞬间击中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来源:汉字体验馆 作者:小仓颉 时间:2019-05-05 20:25 阅读:981

hello~大家好呀

恭喜大家顺利度过“五一劫”!

001.jpg

▲各景区的“人海模式”

游客步履匆匆

您可注意到北京地铁 14 号线一角

一个安安静静的广告灯箱

002.jpg

▲想象一下在地铁人群里

看到广告牌上这句话的感受

没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饭

更重要的事情

——引自《舌尖上的中国》

是不是悠然而生一股

归心似箭的思乡情绪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今天

我们来看看“”这个字

003.jpg

“乡”最初的样子

是两个跪坐的人

中间有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

004.jpg

▲“乡”的甲骨文

表示两个人相向而坐

一同进餐

005.jpg

▲“乡”的篆文

小人的字形变成了表示城邦的“邑”

《说文解字》中说到:

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

006.jpg

▲“乡”的篆文

一座城邦

世代居住着相同血脉的人

便是家乡

007.jpg

▲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邑”写成“乡”

误将篆文字形中007-000.jpg的写成“郎”

008.jpg

▲简体的“乡”字

不见了对面的人

与热气腾腾的饭菜

但是

一起吃饭的“人”还在呀

009.jpg

中国上三代出土的重要文物全是容器

可见我们对吃的“执念”

除了“乡”与吃饭有关

这两个字也是从“吃”生发出来的

010.jpg

“即”的甲骨文,左边是盛食物的器皿,右边像一个人跪坐在盛有食物的器皿前面的样子。它的造字本义:动词,靠近食物,就餐,与“既”相反。

011.jpg

“既”的甲骨文,左边依旧是盛食物的器皿,右边是跪坐着的人,转向背后张着嘴,表示吃饱饭后,掉过头,嘴背着面前的餐桌。它的造字本义:动词,吃饱打嗝,转身离席,与“即”相反 。

汉字若只如初见

乡:两个人对饮而食

即:一个人等饭吃

既:已经吃完叫既


#再上25天班又是端午节小长假#

新的出行计划您准备好了么?!

012.jpg

汉字在小小的方寸之间

留下了足够多想象的空间

细心留意身边司空见惯的汉字

常常能受到古老悠远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