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𠬪”的起源与演变(源流)

来源:难检字字典 作者:难检字 时间:2024-06-11 15:25 阅读:246

汉字“𠬪”字字源

𠬪biao

【字形】篆

【构造】指事字。篆文上像覆手(爪)以物与人,下像以又(手)承之,表示相授受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𠬪。 当是“受”的本字。

【本义】《说文·𠬪部》:“𠬪,物落;上下相付也。从爪,从又。”所释为引申义。本义当为相授受,包括付与和接受。

【演变】𠬪,本义指相授受。 也单指
❶付与:格伯~良马乘。引申为
❷物落。由于𠬪作了偏旁,相授受之义便另加声符“舟”写作“受”来表示。物落之义则另造了“抛”与“摽”来表示。○摽,从手票声。读piao,本义指
❶击打:长木之毙,无不~幼弱。引申指
❷高举:~然若秋云之远。又读biao,引申指
❸捶(胸):仰天~心而无策。又引申指
❹落下:~有梅,其实七兮。口语又指
❺使物体相连结一起:把箱子~在车上|别在马路上~着膀子走|大家~在一块干。又读pao,义同“抛”,表示
❻扔:曹子~剑而去之。

【组字】𠬪,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 是《说文》部首。 现今归入又部。 凡从𠬪取义的字皆与两手的动作有关。

以𠬪作义符的字有:受、爭(争)、寽、爰、𤔌、亂(乱)、𠭖(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