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禸”的起源与演变(源流)
来源:难检字字典 作者:难检字 时间:2024-06-11 15:11 阅读:326
汉字“禸”字字源
禸rou蹂
【字形】金篆
【构造】象形字。金文像叉住一爬虫形。篆文整齐化,强化了身尾不住在地上翻动,以突出足尾蹂地之义。隶变后楷书写作禸。
【本义】《说文·禸部》:“禸,兽足蹂地也。象形,九声。”本义为反复践踏。是蹂的本字。
【演变】禸,本义指兽足反复践踏地。后来成了一部分表示动物的字的标志,一般不单用。反复践踏之义则另造了形声字“蹂”来表示。○蹂,从足从柔会意,柔也兼表声。读rou,本义指
❶践踏:王翳取其头,馀骑~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躏。后“蹂躏”遂用以比喻
❷用暴力欺压,侮辱:家无成人,遂任人~躏至此。
【组字】禸,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冂部。凡含禸旁的字皆与动物有关。
以禸作义符的字有:禹、禺、离、禽、禼、萬(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