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疐”的起源与演变(源流)

来源:难检字字典 作者:难检字 时间:2024-06-11 15:10 阅读:269

汉字“疐”字字源

zhi躓、踬

【字形】甲

【构造】会意字。甲骨文从叀(纺锤),从止(足),会用脚止住纺锤转动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疐。

【本义】《说文·叀部》:“疐,碍不行也。从叀,引而止之也。叀者,如叀马之鼻。此与牵同意。”这是就篆文所作的解说。本义当为制止纺锤转动。

【演变】疐,由制止纺锤转动,引申泛指
❶阻碍,停滞:球著足,浑身旋滚,一似黏~有胶、提掇有线。引申为
❷绊倒,颠仆:狼跋其胡,载~其尾|跋前~后。此义后也写作“躓”。○躓,如今简作踬,从足从质(物相抵)会意,质也兼表声。读zhi,本义指
❶被东西绊倒:杜回~而颠,故获之|颠~。引申比喻
❷事情不顺利:僧儒硕学,而中年遭~。

【组字】疐,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疋部。凡从疐取义的字皆与阻碍等义有关。

以疐作声兼义符的字有: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