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和“却”的功能差异及并用条件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18-11-20 13:10 阅读:9139
“但是”和“却”都用来表转折关系,二者有时可以互换。例如:
(1)我小时候比较淘气,到高二就不想念书了,家里虽然不同意但是也没办法。(《中国青年报》2018年8月28日)
(2)出格荒悖的人任何社会都有,我们或许很难限制他们的言行,却可以压缩其肆意传播的空间。(《北京日报》2018年8月29日)
例(1)“但是”可以用“却”替换,例(2)“却”可以用“但是”替换,意义不变。因此,表面上看,“但是”和“却”在功能和意义上似乎是相同的。如果“但是”和“却”的功能和意义真的相同,那么它们并用在一起,势必是重复多余的。可是,在实际语言中,“但是”和“却”并用的情形是非常多见的。例如:
(3)这样的方式符合了所有角色的利益,但是却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中国美术报》第118期)
(4)美国奈飞公司出品的“大女主戏”《王冠》,虽然讲述的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家庭琐事,但是表达议题却不限于此。(《北京日报》2018年8月28日)
例(3)“但是”和“却”相连并用,例(4)“但是”和“却”隔离并用,两个例子中“但是”和“却”去掉任何一个,也都能说得通。这似乎更加印证了“但是”和“却”并用有重复多余之嫌。从语感上说,例(3)(4)“但是”和“却”并用,并没有佶屈聱牙之感,反而是非常自然通顺的,丝毫感觉不到哪里出了毛病。“但是”和“却”并用,道理上重复多余,语感上自然通顺,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实际上,“但是”和“却”只是意义相同而已,它们都用来表示转折,但在功能上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但是”——转折连词,主要用来连接分句或类似的形式;
“却”——语气副词,有转折意义,用来修饰后面的谓词性成分。
简言之,“但是”用来连接,“却”用来修饰。
先说“但是”。“但是”用来连接转折分句,前面一般都有让步分句,让步分句可以用“虽然”“尽管”等连词连接,它们一道组成“虽然……,但是……”“尽管……,但是……”复句。让步分句也可以不用连词,仅凭意义获得让步关系。“让步分句+转折分句”所表达的至少是两个事件,前面让步分句表达一个事件,后面转折分句表达一个事件,二者具有逆转关系。例如:
(5)这种分类税制虽然征收简便,但是没有很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功能。(《人民日报》2018年8月27日)
例(5)“这种分类税制征收简便”表达一个让步事件,按照正常情况,应该能够很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功能,但实际上这种正常情况没有发生,反而发生了相反的情况,因此后续的转折事件和前面的让步事件形成了逆转关系。
“但是”有时也用来连接词或短语,但仍然可以看成是从连接分句转化来的。例如:
(6)可是那些生活都是需要消费支撑的,唯一能够带给他们认同感的,就是这些一样漂亮但是并不昂贵的衣服。(《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4月12日)
例(6)“一样漂亮但是并不昂贵”在定语的位置上,“但是”连接两个短语,但这两个短语是分句用作句法成分导致的,原来的两个分句是“衣服一样漂亮,但是并不昂贵”,由于用作句法成分,于是成为例(6)的情形。这种情形在语法学中称为“关系化”,即独立小句变为关系小句(定语从句)。
再说“却”。“却”是语气副词,表转折意义,修饰后面的谓词性成分,包括动词性成分和形容词性成分。“却”所在的句子,不一定存在两个事件,但一定存在一个主体、一个背景以及一个转折事件。例如:
(7)李阿姨摇摇头,低头却发现地上有一摞百元钞票。(《光明日报》2018年8月28日)
(8)食堂还多油炸食物,虽吃着香,却造成维生素极大损失。(《生命时报》2018年8月28日)
例(7)实际上是一个事件,“李阿姨摇摇头”与“却”所在的句子无关,不算做“却”所在句子的事件,“李阿姨”是主体,“低头”是背景(即“低头的时候”),“发现地上有一摞百元钞票”是转折事件,因此例(7)是一个事件。例(8)是两个事件,“食堂油炸食物吃着香”是一个事件,“造成维生素极大损失”是另一个事件,但仍然包含着主体、背景和转折事件,主体是“食堂油炸食物”,背景是“吃着香”(即“在吃着香的情况下”),转折事件是“造成维生素极大损失”。当“却”所在的句子是两个事件时,前面的事件往往成为句子的背景。
综上,“但是”所在的句子必须包含至少两个事件,“但是”用来连接转折事件;“却”所在的句子可以只包含一个事件,“却”用来修饰转折事件。“但是”和“却”及其并用条件可以这样说明:
当句子只有一个事件时,只能用“却”,不能用“但是”,如例(7);
当句子有两个事件时,可以单用“但是”,也可以单用“却”,但视角不同:用“但是”表明连接关系,用“却”表明修饰关系;
当句子有两个事件时,“但是”和“却”可以并用,既表明连接关系,又表明修饰关系。
由于连接关系和修饰关系在功能上是没有矛盾的,因此可以兼容,这是“但是”和“却”并用的功能基础。以下我们对例(3)(4)进行具体分析。
例(3)“但是”用来连接转折分句,“这样的方式符合了所有角色的利益”是让步分句,“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是转折分句;“却”用来修饰谓词性成分“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主体是“这样的方式”,背景是“符合了所有角色的利益”(即“在符合所有角色利益的情况下”)。
例(4)“但是”用来连接转折分句,“《王冠》讲述的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家庭琐事”是让步分句,“表达议题却不限于此”是转折分句;“却”用来修饰谓词性成分“不限于此”,主体是“《王冠》的表达议题”,背景是“《王冠》讲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家庭琐事”(即“在《王冠》讲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家庭琐事的情况下”)。
总而言之,“但是”是转折连词,用来连接转折分句,“但是”必须处在至少两个事件的句子中,其中一个是表达让步意义的事件;“却”是语气副词,表示转折意义,可以出现在一个事件的句子中,“却”所在的句子由主体、背景和转折事件构成。如果只凸显连接,用“但是”不用“却”;如果只凸显修饰,用“却”不用“但是”;如果既凸显连接,又凸显修饰,“但是”和“却”就以并用形式出现,既可以相连并用,又可以隔离并用。
(作者:宗守云,本文刊载于《语言文字周报》1805号,2018年9月26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