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员”指国家?词语“幅员”的正确用法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18-10-30 09:17 阅读:1850

 

杜老师:

某媒体刊文说:“幅员3200多平方公里的江津,在重庆既是工业大区又是农业大区。”请问其中的“幅员”用得是否妥当?谢谢!

重庆读者 金仰先

 

金仰先读者:

“幅员”的“幅”最初指布匹等的宽度,后来也泛指宽度,如“振幅”。“幅员”的“员”最初指圆形,古汉语中也指周围、四周。如《诗经·商颂·玄鸟》中说“景员维河”,意思是名字叫“景”的山周围都是大河。

 “幅员”指国家的领土面积。例如:

(1)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执政,没有铁的纪律规矩,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被削弱,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

(2)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

(3)我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由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千姿百态,故药膳的使用也有所区别。

(4)我国幅员辽阔,对于乳企来说,工厂和牧场所处地理位置决定了产品的品质。

(5)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古镇约有上千个。

《现代汉语词典》中指出,“幅员”用来表“领土面积”,而“领土”用于国家,是国家的构成要素。《辞海》中说,“幅员”指“疆域”,而“疆域”则指“国家领土(着重面积大小)”。因此不宜用“幅员”来指国内某个地区的面积。

您提到的“幅员3200多平方公里的江津”宜写成“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的江津”等。另外,从例(1)至例(5)可以看出,“幅员”常跟“辽阔”搭配,“幅员辽阔”是习见说法。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6月30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