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夰”的起源与演变(源流)

来源:难检字字典 作者:难检字 时间:2024-06-11 14:56 阅读:299

汉字“夰”字字源

gǎo乔、奡、傲、蹻、蹺、跷

【字形】篆

【构造】象形字。篆文上边从大,是个舞人,下边两根棍,象征高跷,正是一个人踩高跷的形象。隶变后楷书写作夰。异体作乔。如今“夰”只用作偏旁,“乔”今则作了“喬”的简化字。

【本义】《说文·夰部》:“夰,放也。从大而八分也。”解说不确。本义当为踩高跷。

【演变】夰,本义指踩高跷。引申而指放纵轻佻的样子。又表示高大、壮美、有力。由于夰作了偏旁,踩高跷之义便又另加义符“𦣻”(首),写作“奡”来表示。 ○奡,从𦣻从夰会意,夰也兼表声。 读ào,本义指
❶踩高跷的人昂首、矫健的样子。引申为
❷傲慢:全与仲兄福尤桀~。此义后用“傲”来表示。又引申指
❸突兀: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处能平。又指
❹矫健有力:观其质力苍~,纯似初汉人笔。○“奡”为引申义所专用,其义又由“喬”来表示。喬也作了偏旁,便又另加义符“足”,写作“蹻”来表示。蹻,从足从喬会意,喬也兼表声。异体作蹺,从足从堯会意,堯也兼表声。如今规范化,二字皆用蹺的简体跷来表示。读qiāo,本义指腿脚向上抬:大臣内叛,诸将外反,亡可~足而待也|~起二郎腿|踩高~。○傲,从亻敖声。读ào,本义指
❶自高自大:~不可长,欲不可纵。引申指
❷藐视:景公外~诸侯,内轻百姓|人不可有~气,但不可无~骨。

【组字】夰,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大部。凡从夰取义的字皆与踩高跷等义有关。

以夰作义符的字有:昦(昊)、奡、奡、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