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垔”的起源与演变(源流)
来源:难检字字典 作者:难检字 时间:2024-06-11 14:55 阅读:284
汉字“垔”字字源
垔yin湮、堙、陻、洇
【字形】金古篆
【构造】会意字。金文从西(竹笼形),从壬(人挺立土上形),表示人背盛土石的竹笼草袋堵塞水流之意。古文正像用盛土的草袋堵在决口上。篆文稍讹,壬变为土。隶变后楷书写作垔。
【本义】《说文·土部》:“垔,塞也。《尚书》:‘鲧垔洪水。’从土,西声。”本义为堵塞。
【演变】垔,本义为
❶堵塞。引申为
❷埋没。又引申为
❸湮湿。由于“垔”作了偏旁,堵塞之义便另加义符“土”或“阝”写作“堙”或“陻”来表示。埋没、湮湿之义则另加义符“氵”写作“湮”来表示。湮湿之义后又借本当水名讲的形声字“洇”表示。○堙,从土从垔会意,垔也兼表声。异体作陻,从阜从垔会意,垔也兼表声。读yin,本义指
❶堵塞:(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于东海。引申指
❷埋没:旧章~没,书记罕存。又借指
❸土山:宋华元亦乘~出见之。○湮,从氵从垔会意,垔也兼表声。读yan,只用于表示
❶埋没:~灭而不称者,不可胜数|~没无闻。由埋没引申指
❷填塞:河道久~。○洇,从氵因声。读yin,本义指
❶水名。用作“湮”,表示
❷液体落在物体上向四周扩散或渗透:泪痕~透香罗帕|~湿。
【组字】垔,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土部。凡从垔取义的字皆与堵塞等义有关。
以垔作声兼义符的字有:湮、堙、陻。
以垔作声符的字有:禋、、煙(烟)、鄄、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