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卩”的起源与演变(源流)
来源:难检字字典 作者:难检字 时间:2024-06-11 14:52 阅读:314
汉字“卩”字字源
卩jie卪、、、厀、膝
【字形】甲金篆
【构造】象形字。甲骨文像一个跪坐的人形。金文大同。篆文文字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卪,省作卩。作偏旁时,有的写作㔾、、巴、尸。
【本义】《说文· 卩部》:“卩,瑞信也。守国者用玉卩,守都鄙者用角卩,使山邦者用虎卩,土邦者用人卩,泽邦者用龙卩,门关者用符卩,货贿用玺卩,道路用旌卩。象相合之形。”析形不确,释义是就后来的借义所作的解说。本义当为跪坐之人。
【演变】卩,本义指跪坐之人。人跪坐必用膝,故当是“膝”的初文。由于“卩”作了偏旁,便又另加声符“桼”写作“厀”来表示。○厀,从卩桼声。俗改从肉月作“膝”。读xi,本义指
❶膝盖:左手据~,右手持颐(下巴)以听|护~。儿女幼时依偎于父母膝旁,故用于“膝下”,表示
❷幼年:故亲生之~下。又用于书信的开头,表示
❸对父母尊称:父母大人~下。
【组字】卩,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仍设卩部。凡从卩取义的字皆与人的腿部动作等义有关。
以卩作义符的字有:卬、卭、𠨍、𠨎、色、卮、叩、令、卯、印、危、却、邵(邵)、即、却、卶、卹(恤)、邑、巷、卷、卸、卺、巺、巽、卻、卿、䙴、厀、辟。
以卩作声符的字有:节、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