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午”的起源与演变(源流)
来源:难检字字典 作者:难检字 时间:2024-06-11 14:52 阅读:299
汉字“午”字字源
午wu杵、啎、牾、忤、迕
【字形】甲 金篆
【构造】象形字。甲骨文像舂米的细腰木杵形,是“杵”的初文。古代断木为杵。金文稍讹。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午。
【本义】《说文· 午部》:“午,啎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解说是就当时的社会思想所作的解说,所释为引申义。本义当为舂杵。
【演变】午,本义指
❶舂杵。杵用以舂捣,由此引申为
❷抵触,违逆:~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朝臣舛~,胶戾乖剌。又借作“五”,表示
❸纵横相交: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纵横交错的样子)。由于五月五日为两“五”相逢交错,故称
❹五月五日为午日、重午、端午:高咏楚词酬~日,天涯节序匆匆。又借为
❺地支的第七位,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甲~战争|农历五月曰~|庚~之日|自非亭~夜分,不见曦月|~时|~夜。由纪时又引申用来表示
❻方位,“子”指夜里十一点至一点,代表正北,“午”指白天十一点至一点,代表正南:子~线|子~道(指从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又借以表示
❼十二生肖中的马。由于“午”为借义所专用,舂杵之义便另加义符“木”写作“杵”来表示;抵触、忤逆之义则另加义符“辶”或“忄”或声符“吾”写作“迕”“忤”“啎”来表示。○杵,从木从午会意,午也兼表声。读chu,本义指
❶舂米的工具:断木为~,掘地为臼。引申泛指
❷捣物的棒槌一类工具:筑城处,千人万人齐把~。用作动词,指
❸用细长的东西戳或捅:~马蜂窝|用指头~他一下。○啎,从午吾声。后讹作牾。异体作忤,从忄从午会意,午也兼表声。如今规范化用忤,读wu,本义指抵触,不顺从:且至言~于耳而倒于心|凡~意者皆中伤之|~逆。○迕,从辶从午会意,午也兼表声。读wu,本义指
❶违逆:宫人畏之,莫敢复~|违~。也指
❷相遇:王甫时出,与蕃相~。
【组字】午,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干部。凡从午取义的字皆与舂杵、抵触等义有关。
以午作义符的字有:啎。
以午作声兼义符的字有:仵、忤、迕、杵、卸。
以午作声符的字有: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