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冎”的起源与演变(源流)

来源:难检字字典 作者:难检字 时间:2024-06-11 14:50 阅读:246

汉字“冎”字字源

gua叧、另、、剮、剐

【字形】甲

【构造】象形字。冎与另为一字。甲骨文像一块切去一角剔治好的占卜用的牛肩胛骨形。上边凹下的是骨臼,下边是上敛下侈的骨扇,右上角是整治卜骨时于骨臼一侧锯去的一直角形骨块,扇面上还有表示占卜之用的标志,表明这是卜骨。古文省讹。篆文进一步省讹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冎,俗作另。冎只作偏旁,另如今规范化作另,也可单用。参见“另”。

【本义】《说文·冎部》:“冎,剔人肉置其骨也。象形,头隆骨也。”解说不确。本义当为剔治卜骨。是“”(别)的初文。

【演变】冎,由剔治卜骨,引申泛指
❶把肉从骨头上剔下来:乃~其肉,剉其骨。也指
❷骨头。由于“冎”作了偏旁,后剔骨分离之义便另加义符“刀”写作“”来表示,即如今的“别”字。于是俗又另造了“剮”字。 ○剮,从刀从咼,咼也兼表声。如今简化作剐。读gua,本义指
❶把肉从骨头上剔下来:郑声实美好,蠹情如剔~。又特指
❷古代一种酷刑,即凌迟:拼着一身~,敢把皇帝拉下马。如今此义弱化,表示
❸划破:手上~了一个口子。

【组字】冎,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冂部。凡从冎取义的字皆与剔骨分离等义有关。

以冎作义符的字有:(别)。

以冎作声符的字有: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