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冂”的起源与演变(源流)

来源:难检字字典 作者:难检字 时间:2024-06-11 14:50 阅读:486

汉字“冂”字字源

jiong冋、坰

【字形】甲

【构造】象形字。甲骨文像画出的一个范围,犹如现在临时划定的一个集市交易场所。金文另加口(表示国邑),以突出在国邑之外之意。篆文承接甲骨文,异体承接金文再加义符土并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冂、冋与垌三体。

【本义】《说文·冂部》:“冂,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象远界也。冋,古文冂。从口,象国邑。坰,冋或从土。”本义为在郊野划出的一个范围。

【演变】冂(冋、坰),本义指
❶在郊野划出的一个范围。引申泛指
❷都邑的远郊。由于“冂”作了偏旁,便又另加义符“口”写作冋。“冋”也作了偏旁,便再加义符“土”写作“坰”来表示。○坰,从土从冋会意,冋也兼表声。读jiong,本义指都邑的远郊:駉駉牡马,在~之野。

【组字】冂 (冋),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是《说文》部首。现今仍设冂部。凡从冂取义的字皆与一定的范围、遥远等义有关。

以冂作义符的字有:冘、央、市、隺。

以冋作声兼义符的字有:坰、迥、泂、絅、扃。

以冋作声符的字有:诇、苘、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