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惊失色》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2-12-20 20:39 阅读:380
成语《大惊失色》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大惊失色:dà jīng shī sè
词源:“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词由:公元前七十四年,汉昭帝去世。他无子续位,辅政的大司马霍光以皇太后的诏书迎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位。谁知刘贺即位后,贪色淫乱,十分昏庸。霍光忧心如焚,便私下征求好友、大司马田延年的意见。田延年一口认定要选贤重立,霍光有点顾虑,说:“不知古时候有没有这样重立的例子?”田延年答:“伊尹辅佐殷朝时候,曾废太甲以安国家,后世称其为忠臣。将军若能这样,那就是汉朝的伊尹啊!”于是,霍光召集群臣于未央宫开会,会上,霍光揭露了昌邑王的昏庸淫乱。群臣听了个个大惊失色,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这时,田延年霍地站起,手按宝剑,慷慨陈辞道:“先帝让霍将军辅佐幼孤,如今社稷危险,如果汉家失了天下,我们有何面目见先帝于九泉之下呢?今日应快快下决定,如有不响应的,我就杀了他。”就这样,霍光与群臣联名上书皇太后,下诏废了昌邑王,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这就是汉宣帝。此后,西汉进入了中兴时期。
词义:非常惊慌恐惧,脸色都变了。失色:变了脸色。
书证: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回:“话说众多文武见反了方弼、方相,大惊失色。”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大惊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