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辅文编排规范

来源:网络 作者:​傅祚华 时间:2021-12-30 14:51 阅读:595

一、辅文概述

辅文是相对于正文而言的。图书正文之外的文字,诸如封面文字、书名页文字、内容提要、作者简介、序、前言、凡例、目录、文后参考文献、索引、跋、后记等都是辅文。辅文是图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古代图书的辅文

1.简册时代

相传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我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就有《毛诗序》(西汉)流传至今。西汉司马迁著《史记》,撰有《太史公自序》。

自然,目录是少不了的。

2.印刷时代

明代学者胡应麟说:“雕本(印刷)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唐代诗人白居易把自己写的诗编成了诗集——《白氏长庆集》,他的朋友元稹给《白氏长庆集》写有一篇序文。

印本书籍,封面、版权页也完备起来。

(二)书刊辅文的作用

1.保证图书的完整性

一本图书如果缺少必要的辅文,就会显得残缺。辅文编制不规范,也不可能成为一本合乎标准的图书。

2.强化图书的功能

有些图书辅文可以起到强化图书功能的作用。例如常见的大事年表、译名对照表、参考文献等就具有这种功能。

3.引导购买和阅读

读者在接触图书时,除了面封的图形之外,最先看到的就是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等面封文字和内容提要、作者简介、目录、出版前言、序等辅文。是读还是不读,是买还是不买,这些辅文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4.有利于检索的准确快捷

目录、索引等辅文可以帮助读者迅速找到查阅项目所在的位置。这些辅文编制得科学、严密,读者查阅起来就能快捷、准确。

(三)辅文的种类

按照功能,辅文大致可分为识别性辅文、介绍性辅文、说明性辅文和检索性辅文四类。1.识别性辅文

识别性辅文主要包括封面文字、书名页文字,具体内容有书名、作者、出版者、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版本记录等。

2.介绍性辅文

介绍性辅文主要包括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和封面宣传语等。

3.说明性辅文

说明性辅文主要包括序、前言、凡例、注释、参考文献、跋、后记、出版后记等。

4.检索性辅文

检索性辅文主要有目录、索引、符号表、检字表、引文出处说明等。

按照编排位置,图书辅文可分为正文前辅文、正文中辅文和正文后辅文三类。其中正文中辅文特殊一点,主要有编者按和注释两种,有时被视为正文的一部分。其中注释常会排在正文之后,因而也被视为正文后辅文,所以人们谈图书辅文往往是谈正文前辅文(简称前辅文)和正文后辅文(简称后辅文)两类。

二、图书前辅文

(一)封面文字

封面文字包括面封(封一)、腰封、书背、底封(封四)上安排的文字。

1.面封文字

面封上通常会标明书名(含版次、卷号等书名信息)、作者及著作方式和出版单位。如果是丛书,则加印丛书名。引进版图书应在原作者名前注明国籍,同时印上译者名。

由于封面设计通常着眼于美术设计,因而文字处理相对灵活。与书名页文字相比,可以适当简略,只要不与其抵触即可。

书名是面封上必须醒目排印的文字。而作为面封这个美术作品的一部分,以书法作品形式出现的书名,要求相对宽松。

有的面封,一个书名被分成几部分,分别使用不同的字体字号,这应属正常。

作者名通常放在书名之下。也有的将作者名放在书名之上。

出版者也是面封常印的文字信息。通常排印在面封的下部。

有些重量级图书,为了突出书名,面封上不列作者名和出版者名,这也是正常的。

2.腰封文字

腰封文字是宣传语,内容不外推荐和赞美之言,或由作者、编辑撰写,或引名人评语。

推荐和赞美也得靠谱,不能信口开河。

3.书背文字

“书背”是连接面封、底封的部分。在通俗的语境中,“书背”一般被称为“书脊”。而在出版专业术语中书脊指的是书背两侧的棱。

基本依据是国家标准GB/T11668—1989《图书和其它出版物书脊规则》。

书背印书名、出版者名(有时也印作者名);多卷集的印卷次;丛书名或副书名是否印,则视整体设计的需要与可能而定。

(1)书背文字的简略性

由于书脊位置狭小,书背文字可以比面封文字更简略。有的只列本书书名一项文字,丛书名可以不列。位置充裕的,可以加列出版者、作者以及出版社社标。

(2)书背文字的竖排

竖排汉字的行的次序问题。有人先排左行,后排右行。其实,千百年来,汉字竖写,都是先写右行,后写左行的。

外文排列问题。不太厚的书,外文需要顺着书背排列,这就出现了由哪一头开始排的问题。当书直立时,外文由上至下念是对的。

(3)无字书背与边缘名称

国家标准GB/T11668—1989《图书和其它出版物书脊规则》规定:“书脊厚度大于或等于5毫米的图书及其它出版物,应设计书脊。”

书背确实太窄,无法排字时,可在封底上靠近书背边缘15毫米之内排印书名。这是一种很适用的变通方法。在图书上架后,可以方便查检。

4.底封文字

底封应该印定价、书号及其条码。

也常见在底封印有广告、评介文字的。

(二)书名页文字

书名页文字包括附书名页文字、主书名页的扉页文字和版本记录页文字。国家标准GB/T12450—2001《图书书名页》对书名页的内容有系统的规定。

1.附书名页文字

附书名页位于主书名页之前。按照《图书书名页》的规定,附书名页应“列载丛书、多卷书、翻译书、多语种书、会议录等的信息”。

不设附书名页时,附书名页的书名信息需列载于扉页上。

2.扉页文字

《图书书名页》规定扉页“提供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者”。此处三项信息必须齐备。

(1)书名

书名包括正书名、并列书名及其他书名信息。

再版书的版次应该标明。

这里,由外文再版书翻译过来的图书的版次的标注,存在一个问题,值得辨析一下。

(2)作者

《图书书名页》规定:“作者名称采用全称。翻译书,应包括原作者的译名。”通常,原作者名前应注明国籍。国籍一般用简称,置于方括号内,如“[美]”“[英]”“[日]”。

近年来,由于外语热,常有科技文献中采用原名,不译出的。这种做法,用于书名页是不妥当的。

标准还规定“多作者时,在扉页列载主要作者,全部作者可在主书名页后加页列载”。这主要是考虑到一些工具书常常有主编、副主编、编委,动辄数十人,一些大型辞书的作者可能上百,甚至更多,扉页放不下。

作者名单的排序值得讨论一下。

常见的有三种排法:按作用大小,按姓名音序,按姓名笔画。

按汉语拼音排序。可逐字比较:汉语拼音→音调→笔画数→笔画顺序→字符集编码。

按笔画排序。可逐字比较:笔画数→笔画顺序→字符集编码。这里的笔画顺序,指的是一个字从起笔到末笔的笔形顺序:横、竖、撇、点、折。具体实践中,又有“按姓氏笔画为序”“按姓名笔划为序”的不同。

(3)出版者

国家标准GB/T12450—2001《图书书名页》规定:“出版者名称采用全称,并标出其所在地(名称已表明所在地者可不另标)。”

3.版本记录页文字

版本记录页又称版权页,文字内容有三项: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版本记录。

(1))版本记录页的位置

我国图书版本记录页的位置,目前有前有后,不统一。这显然不符合标准化的要求。那么,如何统一呢?国家标准GB/T12450—2001《图书书名页》规定“位于主书名页的背面,即双数页码面”。这是与国际标准一致的。

(2)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按标准规定,应“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上部位置”。实践中很少受到人们的重视,往往被排到在版编目数据之下甚至版本记录之下。

版权说明的用语,有的也值得商榷。

(3)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是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制,并印制在图书上的书目数据。有了它,可以免去成千上万家图书馆得到图书后各自编制书目数据的重复劳动。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是在出版社填报的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工作单的基础上,由中国版本图书馆专业人员统一编制,排出版样交给出版社的。这种工作程序,有利于保证数据的规范和唯一性。然而,实际上在版编目数据中问题不少。

a.在版编目数据的出版时间与版本记录的出版时间不能有先后

在版编目数据中有出版时间的记录,版本记录中也有出版时间的记录。两个出版时间说的是一件事,不能有先有后。

b.在版编目数据的出版时间应有年有月

版本记录的出版时间有年有月,在版编目数据的出版时间当然也应有年有月。

c.重印时间

可括注在出版时间之后。

d.项目标识符不是标点符号

在版编目数据的一些项目之前,标有不同的项目标识符。有些标识符样子与标点符号相同,却并不是标点符号。

副书名前面应使用“其他书名信息”标识符“:”,而不是标点符号“——”。

出版地项目标识符“.—”。要注意点横不能拆分转行。

作者标识符“/”要标在作者之前。

e.印刷格式不应随意改变

为了便于识别,标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中专设“印刷格式”一节,对数据的分段、回行、空格、空行,乃至字体,都做了具体规定。“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由4个部分组成,依次为: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标题、著录数据、检索数据、其他注记。各部分之间空一行。”

各项检索数据,原来是分别另行起排的,为节省篇幅现行标准已改为接排。

版本图书馆统一编制、提供给出版社的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既是文字规范,也是格式规范。

(4)版本记录

国家标准GB/T12450—2001《图书书名页》的规定为四项:出版责任人记录、出版发行者说明、图书载体形态记录、印刷发行记录。

a.出版责任人记录

对图书负责的首先是责任编辑,当然,责任人不只是责任编辑,也包括责任校对、装帧设计、责任印制者,也可以是策划人、发行人,也可以是社长、总编辑。

b.出版发行者说明

出版发行者涉及出版者、排版印刷和装订者、发行者。

c.载体形态记录

载体形态记录包括图书本身和附件。传统上,用开数加注原纸大小表示,亦可直接记载图书幅面尺寸。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的单位不能是一个“毫米”或一个“mm”。

也要注意,字数应是版面字数,而非实有字符数。

d.印刷发行记录

印刷发行记录中,第一版、本版、本次印刷时间的列载都是必要的。再版书应注意不应漏载第一版的时间。

“版次”和“印次”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印数,传统上是标记本印次前的累计印数和包括本印次的累计印数(可以算出本印次印数)。目前也有的只标记本印次印数。如何规范,还需要研究。

(5)书号问题

GB/T5795—1986《中国标准书号》曾规定:“一个中国标准书号由一个国际标准书号和一个图书分类——种次号两部分组成。”

GB/T5795—2002《中国标准书号》规定“采用国际标准书号作为中国标准书号”。在标准“前言”中明确指出:“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删除了GB/T5795—1986中的‘分类及分类种次号’部分”。

多年来,仍然有出版社使用分类——种次号,理由是“为了退税的需要”。

确实,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1年财税﹝2001﹞88号文《关于出版物和电影拷贝增值税及电影发行营业税政策的通知》精神,退税是与书号的分类——种次号有关的。

不过,在GB/T5795—2002《中国标准书号》发布之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在2003年发出了财税〔2003〕90号文《关于出版物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的补充通知》,对有关办法作了调整。规定退税改以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中的分类为依据,不再以分类——种次号为准。所以不执行GB/T5795—2002《中国标准书号》的理由并不成立。

GB/T5795—2006《中国标准书号》再次规定的新的中国标准书号与国际标准书号完全相同。这个13位中国标准书号跟分类——种次号是毫无关系的。

(三)书前题词

书前题词又称卷首题词。

1.口号页文字

2.呈献页文字

3.题词页文字

(四)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亦称内容提要,一般印在封面(或护封)的前勒口上,有的印在底封上,也有印在版本记录页或在目录前单列一页印刷的。字数一般200字左右。通常由责任编辑撰写。简介的内容,因版面有限,篇幅短小,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特色,或从某一角度撰写。

1.提要型

亦称梗概型、摘要型。学术著作常用内容提要反映学术内容、创新之处,研究和实用价值;文学作品则可以用极简单的线条勾勒故事的轮廓。

2.评价型

亦称鉴定型。着重对作品的学术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做出鉴定、评价。

3.说明型

着重说明作品背景,如作者写作缘由,汇编、选编思路等。

4.悬念型

文艺作品,特别是小说,内容简介可点出人物,抛出悬念,引出故事冲突。科普作品的内容简介也常用抛出疑问,设置悬念的写法。

选择哪一种写法,关键是要紧扣图书内容,抓住最能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的一点,能够把读者吸引到图书的内容上来。

(五)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一般印在封面(或护封)的前勒口或后勒口上,也有印在底封或在扉页后单列一页印刷的。它是对作者的身份、生平和成就等的简要说明。要与作品的性质、风格协调,材料真实准确,评介客观得当。字数通常一二百字。

1.严肃型

常用于学术作品。

2.活泼型

常用于文艺、生活类作品。

内容简介和作者简介的撰写忌脱离作品,忌面面俱到,忌繁琐冗长,忌廉价贴金。

(六)出版说明

出版说明是从出版社角度向读者说明有关该书出版情况的文字。

出版说明印在目录之前。

(七)序言

序和前言统称“序言”,是置于正文前的独立文章。

再版书的前言应指明版次。

序可以分为自序、他序、代序、原序、译序、总序、修订版序、第×版序等。

1.自序

自序由作者撰写,内容一般包括该书的创作意图、基本内容、编撰体例、写作背景、资料来源、撰稿过程、主要特点、存在问题、读者对象以及作者的写作分工、所获帮助等,都是不宜写入正文而又有必要向读者交代清楚的问题。

2.他序

他序由他人撰写,但署为“序”即可。内容一般包括作者介绍,对作品的分析、价值评判以及就某些问题作深入探讨等。他序可以不止一篇。

3.代序

代序是指被作者选用来代替序言的某篇文章。

4.原序

原序即原著作者的序。一般只存在于引进版图书或编选图书中。

5.译序

译序一般也只存在于引进版图书中,除了说明翻译缘由、翻译过程、翻译分工的文字之外,也可以介绍原作者的基本情况、创作意图、写作背景以及作品的基本内容与对其的分析、价值评判等。

6.总序

通常用于丛书,又称丛书序。有总序时,单本书仍可另外有序。

7.修订版序

修订版序或第×版序只在该书出修订版(不是重印)时才存在,一般是因新版中对原来内容有了补充,或对原来观点有了修正,需要在新序中加以说明。

序的长短不限,重要的是必须言之有物。盲目的自赏或廉价的吹捧是自序或他序的大忌。

(八)凡例

“凡例”是作者或编辑为方便读者阅读而撰写的介绍图书内容、编纂体例、使用方法的说明性文字。多用于工具书、资料汇编、地图册、科技专业书等,其主要内容包括编纂意图、基本内容、读者对象、编纂体例、选文标准、收词原则、条目编排、释义范围、释文要求、行文规格、资料来源、检索方法以及其他必需的技术性说明。

(九)目录

目录是表明图书基本内容和层次结构的部分,一般包括正文及部分有关辅文的标题,兼有检索性和介绍性功能。或称“目次”。

设置目录内容要坚持详略得当的原则,避免巨细不分的烦琐。

目录中是否列入目录前的内容?人们的做法并不一致,值得探讨。

部分图书将重要图表,一般是插页图表,编成图表目录,可以方便读者检索和阅读。

(十)图书前辅文排序

1.图书前辅文排序实例(略)

2.关于排序若干问题的讨论

(1)再版说明如何排序?

(2)各种序如何排序?

(3)前言和目录如何排序?

(4)凡例和目录如何排序?

3.排序原则

图书前辅文,可以考虑按照各辅文与正文关系的疏密由前到后排列,或者说按照覆盖度的广狭由前到后排列。

4.图书前辅文的一般次序

封面文字→内容提要→作者简介→书名页文字(附书名页文字、主书名页文字)→书前题词→出版说明→他序→自序(前言)→总目录→凡例→条目目录→图表目录。

三、图书后辅文

后辅文种类也很多。常见的有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大事年表、索引、译名对照表、跋、后记、编后、勘误表等。

(一)注释

注释是对图书内容作介绍、说明、评议的文字。中国古代对书籍的注释,因方式的不同而有“注”“释”“传”“笺”“疏”等之称。现在则有“脚注”(又称“页末注”,排印于书页版心底部)、“篇末注”(又称“文后注”,排印于全篇文章末尾)、“夹注”(注文夹于正文中间)等不同形式。

随附于正文中的夹注或附注(对正文中词语所作的诠释或对引文出处附带的说明,夹印于正文之内,字级或字体常与正文不同并用括号隔开),一般视为正文的组成部分,而其他种类的注释则列入辅文范畴。作为辅文的注释有些还是排在正文中间的,因此也有“文中辅文”提法。当然有些是放在书后的。这里为简便起见,一并在后辅文中讨论。

1.形式

(1)脚注

脚注。也称“边注”“页末注”。它或对正文中词语作诠释,或对引文出处作说明,或对文中内容加以订正、补充及作阐发性说明等。

(2)文后注

文后注的内容与脚注相同,集中印于图书正文的某一部分之后(按该部分的性质,又可分“段后注”、“章后注”和“篇后注”)或者全部正文之后(即“书后注”)。

(3)呼应注

呼应注多见于古籍选注本。某一词语在前文中已有注释,若其再次出现,则以此注说明参见前某页某注;或根据该词语在不同地方的用法差异进行说明,各有侧重,互相呼应。

(4)译注

对于中文古籍,译注的含义是指对古籍作品的内容既加注释又以语体文进行翻译;对于外文书籍,译注的含义是指译者加的注释。

需要说明的是,有时看到正文行间插有“译者按”,明显不妥。可以作为译者注释,放在页脚或文后。

(5)自注

自注是本书作者加的注释。

(6)原注

原注是古籍、翻译图书、多人合集的某部分内容中原作者的注释。

(7)编者注

编者注是主编者或出版者在选编或编辑过程中加的注释。

各类注释的分类原则并不一致,包含的内容亦各有侧重,因此在实际表现时会有交叉,如脚注、文后注可以是自注,也可以是编者注、译者注。

2.作用

(1)解释

主要是解释词语、符号、外文的含义。

(2)校勘

对正文内容加以订正、校勘、补充。

(3)阐发

对正文涉及的内容进行评论、阐发。

(4)交代出处

交代资料来源、引文出处,是注释的重要作用。

3.案例(略)

(二)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概念

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定义参考文献:“对一个信息资源或其中一部分进行准确和详细著录的数据,位于文末或文中的信息源。”

有人把参考文献按照提供目的分为引文文献、阅读性文献和推荐性文献三大类。其中,引文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过程中,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如数据、公式、理论、观点、图表等)或间接引语而提供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阅读型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曾经阅读过的文献信息资源。推荐型文献通常是专家或教师为特定读者、特定目的而提供的、可供读者查阅的文献信息资源(段明莲,陈浩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指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3)。

2.参考文献的作用

参考文献的作用,最重要的有两条:体现知识和学术的继承性;尊重他人的著作权。其次是:精炼文字;扩展读者信息资源。此外,参考文献也被当作评价论著学术水平的指标。

3.参考文献的问题

(1)数量

据《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统计,国内6154种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平均引文量为15.00条/篇。其中,2016年《编辑学报》平均引文11.2条/篇,《中国编辑》平均引文7.0条/篇,《编辑学刊》平均引文5.2条/篇。

引用了文献,却不注明。有的可能是缺乏版权意识,有的就有学术不端的嫌疑。

(2)新颖度

新颖度可由下面两个指标显示。

即年指标,期刊当年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当年发表论文总数。2016年,2008种核心期刊,即年指标平均值0.087,≥0.100的期刊有574种。

引用半衰期,指该期刊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通过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作者利用文献的新颖度。2016年,《钢铁研究》8.4,《计算机学报》7.2,《计算机研究与发展》5.8,《编辑学报》4.0,《编辑学刊》5.9,《中国编辑》5.7。(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281,300,367,368.)

(3)自引率

《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统计,科技期刊平均自引率为0.19,有些名刊自引率达到0.50。

(4)转引

为数不少的文献是转引自他人文献的,并没有直接阅读过,导致时有差错。

(5)著录规范性

常见不符合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项目和格式的图书。

4.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有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进行规范。

(1)ISO690

ISO690:1987《信息与文献文后参考文献的内容、形式和结构》(ISO690:1987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Biblio graphic references-Content,form and structure)、ISO690:1987《信息与文献文后参考文献第2部分:电子文献》(ISO690-2:1987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Biblio graphic references--Part2:Electronic)。

ISO690的最新版本于2010年公布,能够覆盖所有类型的信息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专题论文、专利、地图文献、电子资源、音乐、录音、照片等。

ISO690-2010《信息和文献对信息资源文后参考文献和引文的指南》(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Guide lines forbiblio graphic references and citations to information resources)发布日期:2010-06-14,实施日期:2010-06-15。

(2)GB/T7714

GB/T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988年1月1日实施。

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以及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的著录格式。

2005年修订为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本版国家标准参照国际标准,增加了电子文献的著录规则。

明确规定了著录用符号为前置符。规范了9个著录用符号的使用方法。

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应网络环境下电子资源存取路径的发展需要,内容有增删修改,但基本原则变化不大。

5.参考文献著录需要注意的问题

(1)“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

顺序编码制的要点是:正文中按所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所引文字的右上角用置于方括号内的阿拉伯数字标注序号,参考文献表中按此序号依次排列所引用的文献,发表年份列在文献条目末尾(如同时列出页码,则在页码之前)。

著者-出版年制的要点是:正文中在所引文字之后的圆括号内标明文献作者和文献发表年份(如果正文中在引用时已经指明作者,则在作者姓名后的圆括号内标明发表年份),参考文献表中的文献条目按作者姓名编排,并在姓名项后列出发表年份。

同一种书刊中应该统一采用某类参考文献列表及某种文献著录方式,不能混用。

(2)标识符

标准规定:“著录用符号为前置符。”例如“.”,用于题名项、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项、出处项等项目之前;“:”,用于其他题名信息、出版者、引文页码等项目前;“,”,用于同一著作方式的责任者、出版年等项目前;“//”,用于专著中析出文献的出处项之前。几个例外,例如“()”,用于括注期刊年卷期标志中的期号;“[]”,用于括注文献序号、文献类型标志;“-”,用于起讫页码之间。

标识符与标点符号,形态相似,含义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6.案例(略)

(三)索引

1.索引概述

索引,顾名思义,是“检索的指引”。清以前有“韵编”“索隐”“检目”“便检”“备检”等名目,清代称为“通检”。民国初年曾由英文“index”音译为“引得”。

国家标准GB/T22466—2008《索引编制规则(总则)》定义索引是:“指向文献或文献集合中的概念、语词及其他项目等的信息检索工具,由一系列款目及参照组成,索引款目不按照文献或文献集合自身的次序排列,而是按照字顺的或其他可检的顺序编排。”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多个索引国际标准。例如ISO999:1975《文献工作出版物索引》、ISO/TC46/WG46:1987《文献工作索引的编制》、ISO999:1996《文献工作索引的内容、组织和表示准则》。英国、美国、葡萄牙、比利时、印度、德国也相继在20世纪70~90年代制定了索引编制的国家标准。

我国台湾地区1993年发布了“中华民国国家标准CNS13223《索引编制标准》”,2003年发布了这个标准的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2466-2008《索引编制规则(总则)》于2008年11月3日颁布,2009年4月1日起实施。两岸标准的术语体系基本一致。

2.索引的标目与款目

索引词,表示图书信息内容的词语,是索引的核心要素。通称为标目。

在有些索引中,单看标目,还不能确定信息内容。这可以通过添加说明项来解决。

信息的具体位置,通常是卷册、页码及页面区位,即出处项。

一个标目(必要时加上其说明项)与其出处项,构成一个款目。款目是索引的基本结构单元。

3.索引分类

索引按其在文献检索中的功用分,可分为文献内容索引、文献篇目索引;按索引的标目分,可分为主题索引、人名索引、地名索引、名词术语索引、代码索引、作者索引、文献索引、综合索引、引文索引等;按索引的编排和组织方式分,可分为字顺索引、分类索引、分类-字顺索引等;按索引发表、出版方式分,可分为附录式索引(书后索引)、单行索引(单卷索引)、索引期刊等;按索引的载体分,可分为印刷型索引、缩微型索引、电子索引等。

传统上,按编制形式有简式索引和复式索引之别。

(1)文献内容索引、文献篇目索引

“文献内容索引是指直接检索事实情报的索引。以文献中的局部内容主题(及主题因素)及其他索引项为标引对象,例如图书内容索引(或称书后索引)、学位论文内容索引、专利内容索引等。”“文献篇目索引,又称文献源索引、题录索引。标引的对象是文献的整体主题及局部主题,或者是文献的外部特征,检索的结果是相关主题文献的线索。例如分类索引、书名索引、报刊索引等。”

(2)简式索引与复式索引

简式索引中,所有索引词(标目)的地位是平等的,按照统一的规则编排。这是我们常使用的索引。

复式索引中,一个索引词之下可能还列有细分的若干与其相关的索引词。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标目之下还有若干子标目。一个索引词可能既在一处列为标目,同时又在另一处列为子标目。

在国家标准《索引编制规则(总则)》和台湾地区的《索引编制标准》中没有简式索引和复式索引的说法。但有“副标目”“次副标目”的提法。

4.索引规模

索引规模通常与被标引文献的规模、索引项的类型和数量、标引深度、索引语言词汇的数量和专指度、索引出处项的类型、索引版式等因素直接相关。

(1)标引深度

索引的标引深度,又称穷举度。标引深度越大,给出标引词越多,意味着索引款目数量越大,对文献(或文献集合)的揭示就越细致、全面,提供的检索途径就越多。

(2)百科全书的内容分析索引规模

百科全书条目长短不同,释文中含有丰富信息,要用分析索引揭示其中的有用信息,索引应该具有一定的数量。如果索引数量偏少,势必难以充分展示有用信息。但也并非越多越好。

5.索引词

索引词是能够表达条目和条目之中具有检索价值的隐含主题的词语。这个检索价值的大小,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

标准中有“索引词汇管理”一节,涉及“索引用词(标目)”的“抽词标引”“赋词标引”问题。“抽词标引”,指的是利用文献中原有的词语做索引词;“赋词标引”,指的是另外给予的词语做索引词。不管是哪种,都应该是能够表达条目和条目之中具有检索价值的隐含主题的词语。选择索引词,要着眼于检索价值的大小,这个检索价值的大小,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

(1)携带信息

(2)围绕图书主题

(3)主次比较

(4)出现频次

(5)概括性

(6)索引词与关键词、主题词

6.索引参照系统

索引的参照系统一般包括为同义标目和相关标目编制的参照,通常分为见参照(用“见”表示)和参见参照(用“参见”表示)。

7.索引款目排序法

GB/T22466—2008《索引编制规则(总则)》推荐汉语拼音排序、笔画排序和四角号码排序三种排序规则。

(1)汉语拼音排序

汉语拼音排序法汉字属性比较的优先顺序:汉语拼音—音调—总笔画数—起笔至末笔各笔笔形序值—字符集编码。

(2)汉字笔画笔形排序

笔画笔形排序法汉字属性比较的优先顺序:总笔画数—起笔至末笔各笔笔形序值—字符集编码。

(3)非汉字字符排序

a.数字,包括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按数字的数值从小到大排列。

b.年代,按年代先后顺序排列。

c.字母,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

d.标点符号,一般情况下,标点符号属于非排序单元。

(4)汉字字符与非汉字字符混合出现的排序规则

遇到汉字字符与非汉字字符混合出现时,国家标准GB/T13418—1992推荐采用GB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采用的次序:

空格—序号—阿拉伯数码—拉丁字母(大写、小写)—日文假名(平假名、片假名)—希腊字母—俄文字母—汉字。

8.索引编制工作

(1)索引词的初选

索引词,最初可以由作者提出。

(2)索引词的复选

对索引词做复选、综合平衡,通常是编辑的职责。

(3)索引编排

索引词汇拢之后,编排次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目前一般通过计算机来做。但计算机只能初步成型。还需专门的索引编辑进行细部调整。

(4)索引词的复核

索引词汇拢之后,甄选、归并、分辨等一系列工作也需要索引编辑来做。

(5)说明项的编制

a.分辨同名标目

b.附加说明

(6)出处项的配置

a.结构

出处项一般由卷名(序号)、页码、区位构成。

b.使用

同一索引款目,可以含有多个出处项。

c.制作

出处项需要由计算机处理,自动配置,但还需人工校核。

9.Microsoft Word的编制索引功能

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具有编制索引的功能。

这为学术著作的作者自己编制索引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值得推荐使用。

10.索引与目录

索引与目录是两种辅文,功能与编排方式虽有近似之处,却又有质的差异,不应混淆。有的图书,名为“索引”,实为目录,应该辨明。

11.翻译书的索引

翻译书的索引应该译出。

款目可以考虑按中文标目重新编排。也可以保持原有的排序和原书页码(此时,必须在译本页边标注有原书页码)。

(四)图书后辅文排序

1.实例(略)

2.参考文献和附录次序的讨论

3.排序原则

依据后辅文跟正文关系的密切程度由前到后排列。

4.图书后辅文一般次序

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大事年表→索引→译名对照表→后记→编后→勘误表。

(本文转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