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嵩”的起源与演变(源流)

来源:难检字字典 作者:难检字 时间:2024-06-11 14:58 阅读:204

汉字“嵩”字字源

song崧、崇

【字形】篆

【构造】会意字。篆文从山从高,会山高大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嵩。异体作崧,从山,松声,是形声字。

【本义】《说文·山部》新附:“嵩,中岳,嵩高山也。从山,从高,亦从松。”本义为山高大。

【演变】嵩,本义指
❶山高大:如渊之浚,如岳之~。引申泛指
❷高大:瞰帝唐之~高兮。又特指
❸中岳嵩山:阳城有~高山|前瞻太室,傍眺~丘。作为山名,先秦原称“崇山”“崧山”。如《诗经·大雅·崧高》:“崧高维岳。”后用法分化,专用“嵩”表示嵩山,“崇”则泛指高,“崧”作为异体,如今不用了。○崇 ,从山,宗声。读chong,本义指
❶山高大:~山峻岭。引申泛指
❷高:其~如墉,其比如栉|吏无~卑,皆得按举。引申为把人或事物看得很高,即
❸尊敬,重视,提倡:其尊君卑臣,~上抑下,合于六经也|~利而简义,高力而尚功|~尚|~拜|推~|~奉|~文|~德。

【组字】嵩,如今可单用,一般不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