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夅”的起源与演变(源流)

来源:难检字字典 作者:难检字 时间:2024-06-11 14:55 阅读:205

汉字“夅”字字源

xiang

【字形】甲

【构造】会意字。夅与降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一个字,皆从夅(为一前一后的脚尖朝下的两只脚),从阝(阜,古代穴居上下的脚窝),表示登着墙上的脚窝从高处走下来的意思。篆文整齐化并分为繁简二体。《说文》将夅分离出来单独成字,专用以表示降服。隶变后楷书写降作夅。

【本义】《说文·夂部》:“夅,服也。从夂、𡕒,相承不敢并也。”这是把“夅”本义视为“悦服”了。

【演变】夅,本义指
❶从高处走下来,下降。引申指
❷悦服。又引申泛指
❸降服。由于“夅”作了偏旁,其义便由“降”来表示。如“既已觏止,我心则~”,“一物~一物”。其实,从“夅”作偏旁的字,实际上应是从“降”省。参见“降”。

【组字】夅,如今不单用,只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夂部。凡从夅取义的字皆与向下等义有关。

以夅作声兼义符的字有:降。

以夅作声符的字有:绛、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