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啻”的起源与演变(源流)

来源:难检字字典 作者:难检字 时间:2024-06-11 14:54 阅读:207

汉字“啻”字字源

chi;di嗁、啼

【字形】金

【构造】形声兼会意字。金文和篆文皆从口,从帝(表示集结扎束),会高声之意。帝也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分化为商、啻、啼三字。

【本义】《说文· 口部》:“啻,语词,不啻也。从口,帝声。”此为引申义。《集韵 · 霁韵》:“啻,高声。”本义当为高声。

【演变】啻,读di,与商、啼本为一字,本义指
❶高声。后专用“啻”作副词,读为chi,表示
❷但,仅,只:悬殊不~二十倍。“商”则专用以表示集结、根本等义。“啼”则专用以表示高声之义。后来啼作了“嗁”的俗字,便又引申出“悲哭”“鸣叫”等义。○嗁,从口虒声。俗改为从口帝声。读ti,本义指
❶出声号哭:主人~,兄弟哭|~饥号寒|~笑皆非。引申也指
❷鸟兽鸣叫:东方日出~早鸦|鸡~|猿~。参见“商”。

【组字】啻,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仍归入口部。凡从啻取义的字皆与集结等义有关。

以啻作声兼义符的字有: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