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家鸡野鹜》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2-12-20 20:38 阅读:295

成语《家鸡野鹜》什么意思|出处来源|词义|词由

家鸡野鹜:jiā jī yě mù

词源:《太平御览》卷九百十八引《晋书》: “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贱家鸡, 爱野雉,皆学逸少书。’”

词由: 王羲之是晋代的大书法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其实在当时,还有一个书法和王羲之齐名的人,就是庾翼。庾翼一直走在仕途上,初拜陶侃大尉府参军, 累迁南蛮校尉, 后都督江荆, 负雍、梁、益等六个州的军事, 因此他也建立了不少军功。他长期在外, 书法就只能是他的业余爱好了, 不象王羲之一心专攻书法。虽然庾翼的书法有自己的风格, 自成一家, 但盛行的却是王羲之的书法, 连庾翼自己的儿子也都学王羲之。庾翼有一次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谈到这件事,他说:“小儿辈都轻视家鸡, 爱野雉。等我回家去, 我倒要和王羲之的书法比一比。”

词义: 晋人庾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 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雉。后比喻为不同的书法风格。

书证: 宋·苏轼《跋庾征西帖》:“征西 (庾翼) 初不服逸少, 有家鸡野雉之诮, 后乃以为伯英再生。”宋·苏轼《书刘景文所藏王子敬帖绝句》: “家鸡野鹜同登俎, 春蚓秋蛇总入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