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中的“鹅池”笔法

来源:咬文嚼字 作者:刘志基 时间:2021-03-31 13:50 阅读:967

书法理论界有一种观点,汉代以前,人们是“无意为书”,尚无书法之“自觉”。

“两周金文,秦汉石刻,被今人视为艺术杰作,但在当时,写、刻者的意思,也不过如同今人写个公文、写个报告这样,只存在着为交流而写字这个通常的用意,并无艺术创造的审美动机。因此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姜澄清《论书法艺术美感的起源与发展》,《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审美语境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75页)

作为一个先秦古文字的研究者,看了太多古文字的书法之美,对此种认识颇难认同。因此每每留意古文字中的书法“艺术创造的审美动机”之存否。大量材料证明,这种“动机”绝非“并无”,试说如下。

     01     

对书法艺术表现手段来说,避复,可以算是最能体现“艺术创造的审美动机”的一种。因此,如果先秦古文字书迹中存在此类书法艺术表现手段,则“并无艺术创造的审美动机”说就难以成立了。笔者曾经举证过甲骨文、金文、楚简文字中大量的“避复”现象,因此,一般的避复,就不再赘述了。下面说一下古文字中一种更加深层的“避复”。

书法圣地兰亭有一“鹅池”碑,碑上“鹅池”二字据传是王羲之父子手笔,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书法之美,是无可置疑的。

001.jpg

“鹅池”碑

“鹅池”究竟好在哪里?或许可以说出许多,但最明显的一点,也是用了避复的手法。但这种避复不是“字”的避复,而是“结构”的避复:“鹅”寻常的写法是左右结构,“池”也是左右结构,一幅作品就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未免单调。因此,把“鹅”写成上下结构,相对于左右结构的“池”,就有了避复之趣。

     02     

古文字中也多类似手法。仅举两例。《郭店·语丛二》15—16简:“訏生於諼,忘生於訏。”简文如下:

001.png

这句中两个“訏”自然是避复的,但还不仅如此。前一句“訏”写成上下结构的001.jpg,与同句左右结构之“諼(001.jpg)”形成区别(当中的“生”和“於”都是独体,没有结构问题);后一句“訏”写成左右结构的001.jpg,与同句上下结构之“忘(001.jpg)”形成区别。可以认为,这样处理除了具有同字避复的效果,也达到了结构避复的目的。

《郭店·尊德义》“弗勇则亡复”(33简)……“勇不足以沫众”(35简),简文作:

001.png

前一句的“勇”写成上下结构的“恿(001.jpg)”,后一句“勇”写成左右结构的“001.jpg001.jpg)”。因为两个句子并不相邻,同字避复的需求并不充分。然而,在前一句中,上下结构的“恿(001.jpg)”的前后分别是独体的“弗”和左右结构的“则”,而后一句中,左右结构的“001.jpg001.jpg)”后两字分别是独体的“不”和上下结构的“足”,结构避复的效果倒是更为明显的。

由此可见,汉前古人书法实践中“艺术创造的审美动机”并非乌有。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1年第3期《说文解字》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