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六也“高龄”

来源:咬文嚼字 作者:宗守云 时间:2020-11-10 14:47 阅读:636

说到“高龄”,我们首先会想到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这是生理意义的“高龄”。而在婚恋领域,三十五六岁也可能是“高龄”,例如:

(1)每遇街坊同事,唯一要做的,便是推销她的女儿。她竟然对一位离过婚、三十五岁高龄的小老板动过心思。(刘荣书《虚拟爱情》,《福建文学》2019年第7期)

(2)房间有一位研究化学的女博士,已三十六岁高龄,她刚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失恋。(房伟《格陵兰博士逃跑计划》,《青年文学》2020年第5期)

从生理年龄看,三十五六最多算是中年,距离“高龄”还差得很远,但在婚恋领域,如果到三十五六岁还没有婚恋对象,就常常被认为是“大龄”或者“高龄”,就像例(1)(2)那样,当然例(1)(2)作为文学描写,稍微有点夸张的意味。

002.jpg

年龄是人或动植物已经生存的年数〔《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最典型的年龄用法是指人已经生存的年数,这就是人的生理年龄,又叫实际年龄或自然年龄。人的生理年龄可以延伸到自然领域,就是动植物已经生存的年数,比如“狗的年龄、树的年龄”等,当然也包括非生物已经存在的年数,比如“地球的年龄、泰山的年龄”等。人的生理年龄可以比照到心理领域,就是心理年龄。一般情况下,人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是同步的,到哪个生理年龄阶段,就有相应的心理年龄特征对应。但在特殊情况下,人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同步,就出现“早熟、早衰、少年老成、巨婴、返童族”等现象。人的生理年龄还可以映射到社会领域,包括婚恋领域、体育领域、学术领域等,在这些领域,人的生理年龄阶段被映射到相应的时间阶段。比如,在婚恋领域,二十岁以前被视为低龄婚恋,二十岁到三十岁被视为适龄婚恋,三十岁以上被视为大龄婚恋或高龄婚恋。

从认知语言学看,人的生理年龄向社会领域的映射,是隐喻现象。隐喻是从前一个认知域到后一个认知域的映射,前一个认知域是“源域”,人的生理年龄就是“源域”,后一个认知域是“靶域”,婚恋领域就是“靶域”。隐喻具有系统性,表现在“源域”和“靶域”的系统对应上,具体可见下表。

001.jpg

当然,婚恋领域的年龄不是严格的标准,而只是一种大致的划分,因为这样的隐喻映射只是基于认知域之间的相似性,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相对性,而且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情形。例如:

(3)时年二十五岁的姐姐最终成了乔庄的头号剩女——在乡村,二十五这个高龄早超越“剩斗士”和“必剩客”的段位,足可荣升“齐天大剩”。(乔叶《盖楼记》,《人民文学》2011年第6期)

例(3)说的是某地农村的婚恋情形,在某地农村,女性到二十五岁尚未婚恋,就是大龄或高龄。

而在当今的城市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三十岁以上开始婚恋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三十五六岁尚未婚恋或开始婚恋,也可以不算是“高龄”。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0年第10期《语言哲思》栏目)